汽油车燃效堪比混合动力 马自达SKYACTIV技术全貌(一)
这种排气系统的问题是,由于到触媒之间的距离太长,尾气的温度下降,触媒的激活会被延缓。虽然如果推迟点火时间,则可提高尾气温度,但燃烧会由此变得不稳定。
为此,新型汽油发动机在活塞的上表面设置了空腔(Cavity),通过在火花塞周围形成较浓的混合气,成功地实现了即使推迟点火时间仍可保持燃烧的稳定的性能。除了上述在燃烧方面的改进之外,马自达还着手降低发动机各部件的摩擦损失,最终总体上减少了2成左右的磨擦损失。
无需后处理即可减少NOx
新型柴油发动机SKYACTIV-D的特点是,由于实现了14.0的压缩比,因此,可不使用尿素SCR(选择性还原触媒)以及NOx(氮氧化物)吸收还原触媒(LNT)等昂贵的NOx后处理装置,就能满足欧洲Euro6、北美Tier2Bin5、日本“后新长期规定”等全球的尾气规定。燃效也比以往提高了约20%(图6)。
![]() |
图6 SKY-D的燃效特性 与以往马自达造的柴油发动机、以及同类竞争车的发动机相比,燃效提高了约20%。 |
之所以能够颠覆“提高压缩比可使热效率增高”这一发动机设计的常识,成功地使燃效得到提高,这其中有2个理由。一个理由是,降低压缩比使燃烧状况得到了改善;另一个理由是,摩擦损失比以前减少。
之所以通过降低压缩比就能改善燃烧状况,是因为燃料与空气的均匀混合可促进燃烧。在以往那样压缩比较高的发动机中,活塞上止点的温度及压力非常高。如果在此状态下向燃烧室内喷射燃料的话,会在燃料与空气尚未充分混合时发生着火,燃料的一大部分因燃烧而形成高温,使得NOx(氮氧化物)的生成不断增加,由于是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因而煤烟的生成量也增多。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以往的柴油发动机是等活塞略微下降、燃烧室的压力及温度降低之后,再喷射燃料。然而,这样一来由于是活塞开始下降之后才开始燃烧燃料,因此用于产生驱动力的冲程就会缩短(图7)。
![]() |
图7 虽然降低了压缩比但燃效却得以提高的理由 在压缩比较高的老式柴油发动机(上)中,为了避免将燃料喷射到高温高压的燃烧室内,活塞是略微下降后才喷射燃料的。因此,用于产生驱动力的活塞移动冲程就会变短。但是,在SKYACTIV-D(下)中由于是在上止点附近喷射燃料,所以,用于产生驱动力的活塞移动冲程增长。 |
新型柴油由于压缩比较低,因而可时上止点的温度及压力降低。即使在上止点喷射燃料,由于距离着火的时间增长,因此,燃料与空气可充分混合,从而实现了均匀燃烧。(未完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