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油底壳的振动噪声性能分析与优化
图31 改进后油底壳上、下、左、右、前侧五个场点处的声压级频谱
用阶次跟踪法计算各工况(与1.4 中的各工况一致)下的辐射声功率级,如图32 所示。
图32 各工况下优化后油底壳的辐射声功率级分布
4. 5 改进后油底壳的声传递损失计算分析
利用 Virtual Lab 软件用边界元法进行声传递损失的计算。作为参考,仅列出某一转速(与2.2 中的工况一致)下改进后油底壳的声传递损失频谱曲线,如图33 所示。
图33 改进后油底壳的声传递损失频谱
4. 6 改进后油底壳的声音品质分析
图 34 至图38 为改进油底壳上下左右前侧五个场点处的辐射声音合成信息。从声音回放可以感觉到各场点的声音强度减弱而且在听觉上抖动减少,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声音过度平滑浑厚,跟原油底壳辐射噪声相比整体上令人愉悦。
通过形貌优化和橡胶隔振器的采用,在有效减小油底壳的结构振动加速度级、降低辐射噪声级和总透射声功率的同时也改善了其声音品质。本文旨在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开发设计时,探索油底壳本身振动噪声性能分析与评估方法,由此为设计结构优化、材料选型、工艺设计等技术领域提供关于振动噪声性能评估依据。
用CAE 方法从结构模态分析、动态响应分析、辐射声分析、隔声分析、声音品质分析等系列仿真计算综合评价汽车发动机油底壳的振动噪声性能,无论在产品开发设计前期还是试制完成后的对比评价,成为汽车发动机附件设计开发的有效方法,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现代振动噪声控制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降低结构振动级和噪声的声压级,其二就是调节产品的声音特性,通过成对比较法和噪声优化,能够消除总体噪声中令人烦躁的成分,营造一个令人舒适的车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 师汉民. 机械振动系统.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 马大猷.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