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半导体的下一波浪潮
编者按:半导体/集成电路业正处于哪个阶段,EDA业将何去何从?中国IC设计业的特点如何?日前在京举行的Mentor Forum(明导技术论坛)上,Mentor Graphics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Wally Rhines进行了精彩讲演,并接受了《电子产品世界》的采访。另悉,Wally先生刚刚获得了被誉为EDA业诺贝尔奖的“2015 Phi Kaufman Award(菲尔•卡夫曼奖)”,也谨以此文向他表示祝贺与敬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310477.htmMentor Graphics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Wally Rhines
过去预测集成电路(IC)市场总是很难,因为半导体营收的反复无常,受经济大环境和特殊的业界规律波动影响;另外营收预测需要同时预测数量和平均售价,但数量、生产的芯片面积和单位面积的营收是非常可预测的(图1-4)。IC营收/面积是稳定的。IC营收预测基于硅面积和历史营收/面积的趋势。
为什么业界预测没有理论计算出来的准确?原因之一是局限的半导体营收报告,因为有些IC营收被埋没了,例如苹果和三星有自己定制的移动处理器,影响和减少了约1/3零售市场。因此,这种因素影响了约100亿美元的IC市场规模,约占总IC业的3.0%~3.5%。
因此,要想预测未来的半导体营收,需要预测新应用。因为新的半导体应用会驱动增长浪潮,并出现新的领导性公司。从PC时代到现如今的IoT(物联网)时代,概莫能外。
姜氏曲线
那么,有没有一个可靠的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半导体市场增长呢?1825年英国的数学家兼精算师Benjamin Gompertz提出了姜氏曲线(Gompertz Curve),用以预测所有事物的生长周期,无论是肿瘤的生长过程、人口增长,还是手机的上升过程,就算在金融界,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
图6中复杂的数学公式可以变成如图6右侧的一条曲线。这个公式就意味着你只要知道前面几个点,就能预测后面的曲线。
从图7可见,在早期成长时,在百分比上是一个非常快的成长率,图6纵坐标表示总和的量。到了中间阶段是一个比较均衡的成长期,之后,这个产品的成长期会变得较缓。从数学角度,当到达37%时,这恰巧是一个转折点,曲线从下凹变成上凸。
这里用固态图像传感器来说明此观点。1991年固态图像传感器售价约二十多美元,不过现在为3美元左右(图8)。从出货量角度,2015年前突飞猛进的一个点也是手机起来的点,大概在2000年。现在已经过了15年,我们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那么,如果用姜氏曲线来看一看,照此预计的话,其实还处在一个比较早期的过程(图9),所谓的37%的转线点还没有达到,当然现在每年我们的成长量还是比前一年快。从整个周期角度看,还有二十几年才能到真正的成熟期。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每个手机上基本都有了这样的产品吗?为什么未来还会有那么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除了手机,另外的应用——监控摄像头的成长率是年均46%(来源:Transparency Market调查公司,2014年5月15日),所以每年所收到的数据的成长率也是非常庞大的。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可以采用固态图像传感器,采用的方式非常细致,诸如医学、汽车ADAS(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机器视觉、头戴式摄像头、无人机、眼镜、相机、摄像机、智能手表等,所以将来的市场会很广阔。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电子产品世界》2016年第9期第1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用,并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