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业界动态 > 深度研究动力电池产业变革/市场现状/未来趋势

深度研究动力电池产业变革/市场现状/未来趋势

作者: 时间:2016-09-26 来源:搜狐汽车 收藏
编者按:动力电池正处于变革之中,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从全球趋势来看,大家都在往高比能量方向发展。

  从市场角度来说,我觉得最主要是针对这几个市场,除了消费类之外,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包括储能是现在主要应用的方向,在全球形成三个区域,德国、美国和东亚,中、日、韩这三大区域。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从全球来看,现在还是处于一个投资加大发展的态势,从投资的强度来看,通过产能规模的快速提升,它的投资强度有了一个比较快速的下降,从2012—2014年每个千瓦时250美元,降到了150美元千瓦时,有一个投资规模比较快速上升的这么一个发展的态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310377.htm

  国内这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电池到装备、到生产装备、到梯级利用,中国是形成了最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在国内也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中原地区产业化的聚集区域,整个产业投资是超过了1000亿,产能是超过了400亿,就是每年的年产能。2015年的时候装车也接近于160亿瓦时,超过了100家电池的企业来参与产业化的工作。

  标准与测试

  电动汽车标委会在09年时联合成立了一个动力电池的标准工作组,负责电池标准制定的相关工作。在这个标准工作组成立的时候有这样一些规划,涉及到的标准会涵盖这样一些内容,包括材料、装备、电池单体模块和系统的这样一些产品以及使用过程中一些要求相关的标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新能源室主任王芳表示,对于电池产品的评价我们还是从这三个其实也是我说的三纵三横,就是从单体模块到系统这三个层级,更多的关心的是从他的一致性和寿命,以及安全性三大方面会有具体细节的一些考评和评价。

  2015年5月已经出台了一套电池标准和测试评价,测试的对象主要涵盖单体、模块和系统。评价的指标主要是集中于对于电池的一致性、电性能、寿命、安全几个方面的关注。关于电性能的测试,近1-3个月以来,电池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主要是国内的产品,送样测试的能量密度200Wh/kg左右的样品会比较多。

  安全性方面,电池是一个系统工程,电池的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所以我们只能够从系统工程出发了解到每个单体,我们把每个单体的安全性要分级考虑,就是说它处于怎样的安全风险等级,附加上这个企业集成的保护。最后一个总结,我国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已经初步的建立,后期的测试以及标准化的工作需要根据动力电池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不断的细化、补充和完善,也会根据新的问题出现不断的去改进。另外一个,想强调一下电池的安全,电池安全涉及到从单体到整车的各个层次,电池单体的供应商、系统的集成商、整车企业应该通力的协作,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系统化产品的安全性。

  车企的动力电池发展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电池技术部经理江文峰表示,比亚迪新能源车是从客车到纯电动车、到混合动力车一直在做,目前应用到的系统是磷酸铁锂体系,纯电动可能会在2018年的时候用一些三元电池。像三元,我们希望是在2018年做到500Wh/L这样一个目标,重量能量密度大概240Wh/kg这样一个目标。磷酸铁锂方面我们希望做到150—160Wh/kg这样的水平,因为我们基本是两个路线都在做,到2020年的时候希望600Wh/L,大概是300Wh/kg这样的水平。

  单体我们现在感觉整个来讲,能量密度、安全、寿命、成本是应该从设计端考虑的方向,我们接触很多供应商材料很好,或者材料很不错,实际上成本下不来,做到电池里头整个车子,做电池成本比车还高,我觉得是没法接受的,所以我们考虑到整个能量密度提升,同时带来安全、成本的一些方面考虑。模组层面,比亚迪在做的基本是把大把车上的电池模组都标准化了,在整车的使用上可以进行扩展。系统层面,我们现在也做了不少工作,我们需要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这里想重点强调两个,一个是我们的热管理,另一个则是生产设备的自动化。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