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十年磨剑:量子通信从“三点一线”走到“洲际传播”

十年磨剑:量子通信从“三点一线”走到“洲际传播”

作者: 时间:2016-08-17 来源:新华社 收藏

  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张强教授告诉记者,他受邀参加了今年5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欧洲量子会议,这次会议上有参会者明确提出,欧洲要成为世界量子技术发展竞争中的领导者,并提议建设类似于中国“京沪干线”的项目。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610.htm

  发射全球第一颗卫星,无疑确立了我国在国际研究中的领跑地位。根据我国量子通信发展规划,量子卫星发射以后,今年底建成“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国内初步形成广域量子通信体系。到2030年左右,中国率先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网络。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也为量子通信的实用化勾勒了蓝图。其中提出,加快城市群主要城市域量子通信网构建,建成长三角城市群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积极建设“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工程,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上海、合肥、芜湖等城市使用,促进量子通信技术在政府部门、军队和金融机构等应用。

  “我们的打算是在未来十年内,形成天地一体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生态系统;构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来互联网,也就是‘量子互联网’。”潘建伟说。

  把握先机,让产业应用走得更快更健康

  据了解,我国目前在全球量子通信竞争中能处于领先地位,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量子信息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依靠科研工作者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然而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即使技术积累和产业化方案都更成熟的我国,也同样面临着市场培育的困难。目前我国量子通信产业的主要应用在军事方面和政府部门,商业市场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保密传输是减少损失,而不是带来价值,或者说它带来的价值是隐性的,用户很难显性察觉得到。”科大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何炜说,目前绝大多数合作伙伴都是在政府部门指导下,示范使用产品,真正花钱购买、进入商业化还需要一定的市场培育时间。

  记者调研也发现,虽然量子通信产业化还在初期,一些“山寨”公司已经开始借量子的名头,为了提升股价或尽快上市,甚至只是买了两套设备,就拿着正牌企业的资料和PPT到处宣讲,炒作自己的量子概念。这些企业的不良行为,将会影响量子通信产业化的正常推进。

  业内人士认为,应尽早启动国家量子科研重大专项、组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以保持我国的量子科研优势地位,推动量子通信加速形成产业化。

  “我们希望能和运营商、广电系统等一起去推进网络的建设。这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合纵联盟,合作伙伴中有用户、网络运维方、云服务器提供商、设备供应商等。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是未来走向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何炜预计,量子通信产业在五年内会爆发式增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量子通信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