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无锡公司:研发出世界级产品并不难
GE医疗无锡公司的经验表明,只要掌握研发创新的一些基本规律并将其付诸实践,中国工程师照样可以研发生产出世界级的产品。
从1996年至今20年间,GE医疗无锡公司实现了100%的本土研发,其中超声主机团队还实现了100%的本土化生产、本土化采购和本土化员工及管理团队,从而研发出65款达到国际水准的医疗设备产品,供应全球市场。
这些创新规则并不深奥,有些甚至是老生常谈,包括“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时刻了解客户需求”、“保持工程师队伍稳定”以及“不要太忙碌”等,关键还是落实到工作中的一点一滴。

必须接地气: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创新都必须接地气,以服务于本土需求为前提。”虽有些老生常谈,但这却是GE最重要的创新原则,做起来也往往知易行难。
就医疗产品而言,多年来GE积累了大批适合欧美医院和患者的产品,但在中国很多地方,这些高精尖的设备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中国的医疗水平差异巨大,大城市集中了全国最多的三甲医院和专家医生,更多的地区则相形见绌。
GE医疗无锡研发团队王工在拜访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时讲述:“这是我们拜访的一个小医院。小小的院子都是杂草,地面凹凸不平,泥水都有,一下雨感觉根本无法下脚。3层的小楼,没有电梯,甚至都没空调......唯一一个超声医生是原来做出纳的去培训了一下拿了个超声上岗证,没有专业的超声医学知识背景。为欢迎我们,她把已有的一个超声机器擦得干干净净,把买机器时随机赠送的一瓶进口导声胶摆在了机器旁边。慌忙中,擦键盘时不知道怎么按的,把机器变成了英文操作界面,我们看的时候,她怯生生地问,能不能把它变成中文的,她根本不会用。”
不会用,是基层医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014年21世纪经济报道到青海玉树采访时也了解到,地震时全国捐赠给当地医院的设备一直没有使用,原因即是不会用。
王工和团队们看到了基层医院无数类似这个超声医师共同的特点和需要:缺少专业性、不会使用、维修设备,另外,农村的环境也较为特殊,如灰尘大、容易磕碰等。可想而知,如果把专业的仪器拿到这里来用,是个什么结果。
“她(他)们需要的使用界面要简单,工作流要简单,机器可靠性好,环境适应能力强。”在深入调研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大大小小十几家县城和乡镇医院,走访24位超声专家和20位县级医院的院长后,王工总结出了新产品的雏形。
其中,可靠性好也是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刚需。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马常青经常下基层到蚬岗卫生院坐诊,他发现不皮实的仪器基本等于没有。蚬岗卫生院在2016年3月新进了一台X光机,4月开始使用,没使几次就坏了,修了几次也没修好,一时无法继续使用。
综合这些特点,2013年,GE开发出了一款针对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超声设备LOGIQ F,具有简单易用、性能稳定、维护方便、防尘防磕碰等特点。“可以让农村的超声医生在没有专家的帮助下,也能轻松使用,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GE医疗无锡公司总经理赵威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事实上,大多数外资公司都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研发创新,如丹麦丹佛斯公司在针对中国市场时与丹麦本土不同,会有意研发生产寿命更短一些的产品。
其中国区供热部门负责人曾讲述,由于中国的建筑物及城市基础设施寿命较短,一些元器件寿命在30年左右的性价比更合适,虽然我们完全可以生产出50年寿命的产品。他补充,一个好的工程师,不是设计出最精益求精的产品,而是做出最适合需求的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