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都有哪些流派?
与所有开源飞控不同,它不需要GPS融合或者磁场传感器参与修正,就能保持长时间的姿态控制。以上所有功能全部使用一个固件,通过设置便可更改飞机种类、飞行模式、支持云台增稳等功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4/289342.htm其编译完的固件所需容量只有大约100KB,代码效率令人惊叹,是所有飞控程序员学习的楷模。其地面站软件集成了完整的电子地图,可以通过电台实时监测飞机状态。
TauLabs飞控是OpenPilot飞控的衍生产品。当前TauLabs最流行的硬件叫做Quanton,由原OpenPilot飞控小组成员独立完成。
它继承了OpenPilot简单高效的特点,并扩展了气压高度计和三轴磁场传感器,将主控单片机升级为带有硬件浮点运算的Cortex-M4核心。该飞控是最早支持自动调参的开源飞控产品,带有模型辨识算法,能够在飞行中进行自整定姿态PID控制参数。TauLabs能够完成许多高级飞行模式,连接外置GPS后可使多旋翼具备定高、定点、回家等功能。飞控集成了电子地图,且界面非常友好,使用向导模式进行初始化,初学者可以简单上手。

Multi Wii Copter(MWC)飞控是一款典型的Arduino衍生产品,是专为多旋翼开发的低成本飞控,它完整地保留了Arduino IDE开发和Arduino设备升级和使用的方法。由于成本低、架构简单、固件比较成熟,因此该飞控在国内外拥有大量爱好者。除了支持常见的四、六、八旋翼以外,该飞控的最大特点是支持很多奇特的飞行器类型,比如三旋翼、阿凡达飞行器(BIcopter avatar style)、Y4型多旋翼(其中两轴为上下对置)等,使得该飞控的开发趣味性较强,容易博得大家的喜爱。
KKMulti Copter

KK飞控是源于韩国的一款开源飞控项目,也是第一种广为大众接受的多旋翼飞控,在开源飞控发展的初期,该飞控的横空出世对整个四旋翼行业是一种震撼。
该飞控只使用三个成本低廉的单轴陀螺,配合一台最简单的四通道遥控设备,就能控制常见的三、四、六旋翼飞行器,并且支持“十字”型,X型、H型和上下对置等多种布局。该飞控使用三个可调电阻调整感度作为调参方法,保留了早期航模陀螺仪的特征。作为多旋翼飞控起始的重要见证,这款“古董”级经典飞控,依然拥有众多玩家。
Paparazzi(PPZ)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