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火热资本冷却 智能硬件夹缝中寻求突破
“抱团取暖”创造价值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2/287570.htm仅有单品突破并不够。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智能平衡车生产企业Ninebot去年令人惊讶地收购了行业“老大”美国赛格威公司,并且推出了标价1999元,仅为当时同类产品价格七分之一的“九号平衡车”。其CEO高禄峰表示,能把价格做到这个程度,正是因为有小米供应链的支援。“比如LG电芯,以我们的产能和议价能力,谈不到什么好价格,但有小米生态链,就不一样了。”
高禄峰的说法与业内专家不谋而合。智能硬件厂商多为新兴的初创企业,缺乏资金、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单独构建生态链,但“单打独斗”又很难获得上游零部件厂商在芯片设计、射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小米等巨头企业进入,为智能硬件厂商“抱团取暖”提供了新的机会。
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360纷纷根据自己已有的业务优势,进入智能硬件领域。阿里巴巴将天猫电器城、阿里智能云、淘宝众筹三个业务部门整合成智能生活事业部。淘宝众筹负责人高征告诉记者,他们甚至向智能硬件厂商提供推荐代工工厂的服务。“一高一低两条线,高的是由富士康提供代工生产的‘淘富成真’,相对简单的生产,我们就向他们推荐‘淘工厂’。”腾讯则继续发挥在社交领域的优势,借由Tencent OS系统,“QQ物联”和“微信硬件”开发平台被整合打通,智能硬件可以全面植入腾讯的手机QQ和微信两大社交生态服务体系。而360则主打“安全牌”,360安全路由器、360智能摄像头、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等一系列产品被纳入基于安全属性的智能家居生态服务体系,360还将投入百亿元资金扶持100家以上智能家居企业。
巨头的进入不仅仅是为智能硬件厂商寻求更为合适的资源,来自奥维云网的分析认为,智能行业未来的价值创造,依然要基于多智能硬件的协同互联和基于多终端数据提供的增值服务。协同互联到底能有怎样的突破?Yeelight智能床头灯创始人姜兆宁表示:“我们研发了小米手环和Yeelight床头灯的绑定套装,当手环检测到用户入睡,灯会自动关闭。这需要为手环开发软件,正因为我们和小米手环都是小米生态链上的企业,才能实现。”此后,10%的Yeelight床头灯通过这一套装销售出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