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智能家居被忽悠的一年
2015年对于智能家居来说,是福还是祸?拐点未现,没有接地气儿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智能家居就是大忽悠;企业转型是为圈钱还是拓宽发展新思路?为此,笔者盘点这一年智能家居圈里的大事件,看一看现实究竟有多残酷。

CES打响智能家居头炮
有不少朋友吐槽在过去的一年中并没有看到真正的智能新品,其实CES消费电子上就已经略见端倪。大多数智能硬件以套装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但功能又却难以满足日常需求。定位让生活更便捷、智能的产品,无形中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

智能称量机
即便如此,研发团队还是硬着头皮推产品。消费者看得多买的少,开发成本增加必然会提高售卖价格,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产品与个人消费者间的距离越拉越大。究其责任也不能赖开发人员,家居管理平台不统一,消费者多了选择却失了产品性能,谁也不愿意为市场“错误”去买单。

智能门锁

智能家居实体展示间
所以我们在CES展会上看到家电企业推出自家的智能化电器,相比较零碎的智能家居产品而言,家用电器更好管理,品牌知名度高、产品成熟,唯一改变的就是人们的操作电器的方式,对比前面新兴类产品,我想人们更愿意尝试后者。
家电企业转型智能化
基于此,不同类型的企业瞄准不同商机,研发团队找到了下游厂商,家电企业需要平台,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2015CES海尔智能家居样板间
东软载波4.5亿收购上海海尔,这一收购计划,是其落地智能家居的一个信号。其原因为:上海海尔一直紧随海尔集团,积极展开智能家居领域的系列芯片开发和布局,为传统家电制造商向智能化、互联化、信息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并购上海海尔,有利于公司快速切入智能家居市场,完善公司智能家居产业生态。

家电品牌:长虹智能家居样板间
之前只听说过Google以32亿美元收购Nest,虽比不上谷歌雄厚的资金实力,但这也称得上2015年智能家居收购案之最(大)。就此,拉开了家电企业转型新篇章。
格力手机:控制智能家电新载体
在众多手机品牌中,格力手机也许并不是最出众的,但在家电圈中,格力手机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其在2014年年报中就披露了,格力手机作为承担链接和控制智能家电产品的载体,争夺智能家居入口,成为连接各个家电设备并搜集数据的平台,帮助用户时刻关注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最终达到远程可视化控制目的,未来还可进入大数据服务领域。

手机控制家电 智能家居成最佳入口
尽管目前还未形成大规模的家电智控,不过入口占领也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圈地”战略。

“董小姐”放话 格力做智能家庭相关产品(图片来自优酷截图)
正如笔者所说,2015年几乎所有的家电企业都在向智能转型,只不过形式略有不同。例如有点企业“勾搭”上了互联网企业,有些企业通过服务升级布局智能家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