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电网VQC管理
2、及时关闭数据库联接
关于修改AVC参数后只改到界面上却写库失败问题,经检查分析发现属于系统运行中打开数据库联接过多,而程序未考虑及时关闭,使得数据阻塞,不能更新到数据库。因此应在软件中修改数据库读写机制,在写库完毕后,及时关闭数据库联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即使参数修改不成功,也不能自动默认限值参数而是显示为空值。这样,当参数不完全时,系统自动将该变电站退出,并发出“参数不完全告警”,提示维护人员注意。
3、外网等值错误自动排除功能
搜集最新的与本电网有联系的外网结构模型及数据,需要重新确定更精确的模型。AVC系统当外网数据错误时,应能自动判断并将外网排除后,保证内网正常运算并发出告警。确保状态估计模块的正常运行。
4、实现无功补偿设备的设备轮流切换
在AVC系统中加入操作次数判别,对电容器控制方式作适当调整,可以实现同一电气岛中相同容量无功补偿设备的设备轮流切换,以解决电容器频繁投切这一问题,大大提高这类设备的使用寿命。
电容器投切方案优化流程图如图所示

5、增加特殊运行方式的考虑
在AVC软件中加入运行方式判别,根据变电站内主变高中低压三侧受总开关、高中低压母线、母联开关的状态判断主变的运行方式,增加考虑某一段母线退出运行、或通过母联由另一主变供电的特殊方式。让以上的判断结果等待“灵敏度分析模块”调用。
6、实现运行方式和操作次数联合判别
通过自动判断电气连接方式,寻找在同一电气岛中,符合方案执行条件的所有电容器。如可投电容器大于一组则优先考虑本日投切次数较少的;如投切次数相同则优先考虑投入时间在前的电容器。当任意一组或几组电容器退出自动控制方式时,本模块仍能根据需要,自动确定新的投切顺序,实行循环投切。除有投切顺序的电容器组外,其余电容器组本着轮换投切,先投先切,后投后切的原则投切,投切的时间间隔不小于规定时间,每天投切次数不超过规定次数。并列运行母线可以按同一条母线进行电容器组的投切。
7、引入负荷曲线预测功能
为了消除特殊负荷跳变情况造成的不必要的投切。除了采用各类措施加强对谐波的治理外。在软件上可以充分利用变压器允许短时间的过负荷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投切和调整。再将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荷预测功能引入AVC的运行判断中。通过预测值与实时数据的比较,将结果作为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策略的重要参考量,根据典型日的负荷曲线预测设备投入或切除后至下一次切除或投入的时间,来实现投切和调整的优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优运行方案,防止在负荷波动较频繁区域设备频繁动作。
8、引用设备操作成本分析功能协调控制
设备操作的成本主要分设备损耗成本和操作风险成本。设备损耗成本主要考虑主设备和所有附属设备的成本,设计使用次数。设备操作风险成本主要考虑设备操作事故概率和事故损失的统计指标。在AVC中引用设备操作成本分析功能进行协调控制,提供设置界面,人工进行修改。根据这一特性,在系统推出降低网损方案前,结合设备的操作费用,统筹考虑,运行维护中提高或降低操作费用,达到人为增加或减少设备操作的目的。每次调整总费用见下表所示。
表1变压器调整费用
电压
等级分接头开关使用次数限制使用年限(每天10次)事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