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1553B总线的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
3 软件组成
软件部分是系统的核心,其目的是以简便的界面实现系统操作,并通过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控2个模块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软件部分主要有3部分组成,人机交互界面、数据采集程序、ICD数据库。
3.1 软件环境
本系统是在Windows XP环境下,通过LabWindows/CVI和Microsoft Access相结合实现的。
LabWindows/CVI是一个完全的ANSI C开发环境,用于仪器控制、自动检测、数据处理的应用软件。Access数据库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开发简单、接口灵活等特点,是典型的新一代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LabWindows/CVI开发环境提供了对数据库的支持能力,可以实现多种异构数据库的访问和维护,但它必须安装CVI SQL Tookit工具包。工具包中一共包含了11个子类的函数库,这些数据库编程API使LabWindows/CVI编写的上层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得以实现,进一步增强了可移植性。
3.2 人机交互界面
界面面板主要装载菜单、按钮和图形显示等控件。菜单栏包括系统管理、数据采集、信息监控、数据库管理、其他功能和帮助。其中,系统管理包含有登陆系统、修改密码、注销和退出系统;数据采集包含初始化、数据查看;信息监控包含初始化、信息显示;数据库管理包含修改、查询;其他功能有用户管理、显示日志。
每个界面也都有对应菜单项的各个功能按钮,采集面板包含参数设置、开始采集、保存、数据处理、退出等,信息监控面板包含有文件、功能、数据库、帮助等。图形显示功能使用控件Strip Chart及其对应函数PlotStripChart组合构成,传输信息的读取采用调用数据库并用表格进行迅速显示的方法。图3为系统的部分界面。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95007.htm
3.3 数据采集部分
数据采集是通过开始按钮的回调函数start来实现的。采用同步绘制信号波形的方法,以直观实时的观察信号的特征:采用多线程条件下的DMA传输方式高速采样,数据在没有CPU介入的情况下直接在设备和内存间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以实现最快的数据传输方式。使用研华多功能卡数据采集的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