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基于GPSD的高精度校时系统

基于GPSD的高精度校时系统

作者: 时间:2012-05-31 来源:网络 收藏

采用基于综合方式的稳定过程如图6所示,实验时间为24 h。可以看出,该方案的时钟偏移和抖动明显优于前两种方案,偏移量通常低于30μs,抖动也不超过50μs。这期间,从大约14 h开始偏移量恒为49μs,抖动恒为0μs,并持续了约3 h;之后偏移和抖动又分别从-230μs和60μs逐渐稳定到10μs以下。这种现象的原因是GPS信号不好,不再更新时间信息,使得NTP处于等待状态造成的。当3 h之后GPS信号再次有效时,自动开始重新锁定,无需人工干预。参考相关实验结果,证明了本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93820.htm

i.jpg


3.2 数据分析
表2对三种结果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图表分析可以看出,使用网络时间服务器,虽然校时工作较为稳定,但精度较低,维持在几个到几十个毫秒,主要的原因是网络传输延时的不确定性;采用单一的NMEA0183串行数据进行校时,效果并不理想,抖动太大,稳定性差,主要的原因是硬件资源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随机性,使得NMEA串行数据的处理速度有随机偏差;本文采用的NMEA和PPS综合校时方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授时精度可达微秒级,比上述两种方式提高了至少两个数量级。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脉冲校时精确度高的特点,又保留了串行校时的时间信息,实现了优势互补。

j.jpg



4 结语
经过多次实验反复验证,本文采用的基于综合校时方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时方案,不仅实现了单机的精确校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NTP服务;相比于Linux PPS校时方法,该方案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好,校时精度同样可以达到微秒量级,能够满足大部分天文观测设备的校时需要。

p2p机相关文章:p2p原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GPSD 高精度 校时 系统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