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之电容篇
1.电容的结构和特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89727.htm给导体加电位,导体就带上电荷。但对于相同的电位,导体容纳电荷的数量却因它本身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导体能够容纳电荷的能力称为电容。 通常,某导体容纳的电荷Q(库仑)与它的电位V(伏特,相对于大地)成正比,即有, 所以
,C就是该导体的电容量。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
图1 电容器的结构和符号
如图1(a)所示,在两块平行的金属板之间插入绝缘介质,且引出电极就成为了电容器。它的电路符号见图1(b)所示,分别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
若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两极板上就会积累电荷。如图2(a)所示为给电容量为C的电容器以恒定电流强度I充电示意图。假设电容器初始不带电荷,即它两端的初始电压等于零。我们回忆电流的定义:电荷在导体内流动形成了电流,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强度,即有,则
,又因在电容器中有
,故
,所以
。
即电容量为C的电容器在恒定电流强度I的作用下,两端电压V随时间t线性上升,上升曲线如图2(b)所示。
图2 给电容器恒流充电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越高则所容纳的电荷就越多,即储能就越大。但电容器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耐电强度是有限的,若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太高,就可能将绝缘介质击穿,从而使电容器短路。因此在应用中要兼顾电容器的耐压。
结论:电容器在电路中有容纳电荷的作用,也即存储能量的作用。电容器存储能量是需要时间的,因此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且电容量越大,可存储的能量就越多。电容器最重的两个参数是它的电容量和耐压。
2.RC充放电回路
图3(a)所示电路是以一个RC充放电回路示意图。假设电容器两端的初始电压为零,开关K与1端接通的瞬间,电源通过电阻R对电容器充电,此时电容器的充电电流为最大E/R,若持续以这个电流充电,则VC的上升曲线是一条线性的直线,如图3(b)中的虚线所示。
图3 RC充放电回路
但是因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为,故随着VC的上升,充电电流强度IC逐渐减小,则VC上升的幅度也逐渐变小,直到上升至电源电压E,同时充电电流为0。这样使实际的VC上升曲线如图3(b)所示。VC是按指数规律上升的,它随时间t变化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时间常数。
可以看出串联电阻R越大,充电电流就越小,则充电时间就越长;电容量C越大,所需要的电荷就越多(即储能越多),充电时间也就越长。
当电容充满电后,VC等于E。此时开关K与2端接通,则电容器通过R放电,放电电流为,VC逐渐降低。在接通2端的瞬间,放电电流为最大
,但随着VC的降低,放电电流也逐渐降低,直至VC为0V,放电电流也为0。这样以来,电容放电时VC的下降曲线如图1.7(c)所示。VC也是按指数规律下降的,它随时间t变化的表达式为:
电容的相关文章:电容屏和电阻屏的区别
电容器相关文章:电容器原理
滤波器相关文章:滤波器原理
滤波器相关文章:滤波器原理
低通滤波器相关文章:低通滤波器原理
电源滤波器相关文章:电源滤波器原理
高通滤波器相关文章:高通滤波器原理 电容相关文章:电容原理 电容传感器相关文章:电容传感器原理 电容屏相关文章:电容屏原理 数字滤波器相关文章:数字滤波器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