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C2131的嵌入式锂离子电池检测系统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主程序
软件设计上应遵循程序简单、清晰、流程合理的原则。主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系统上电后进行初始化,参数设置完毕将结果送至上位机和液晶,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显示。然后启动A/D转换,判定是否满足参数设定要求。若满足则停止测试,若不满足,则由微处理器控制算法分析处理,发出调节指令,循环返回。

图4 主程序流程 图5 系统任务分配流程
2.2 μC/OS-II的移植
μC/OS-II是源码公开的实时内核,具有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剪、可剥夺、多任务、稳定可靠等优点。它的基本代码尺寸不到5 KB,对存储器容量要求低,满足于嵌入式系统对体积的苛刻要求。移植μC/OS-Ⅱ到LPC2131主要实现以下功能:电池功能测试、上位机通信、液晶显示和键盘扫描。系统任务分配流程如图5所示。
2.3 上位机通信界面
系统采用Visual Basic 6.0(VB6.O)的窗体和控件对串口控制,实现终端监控。VB6.0的MSComm控件在串口编程时非常方便,使用它可以建立与串行端口的连接,通过串行端口连接到其他通信设备,实现发出命令、交换数据以及监视和响应串行连接中发生的事件和错误等功能。存档数据采用Access数据库,建立好数据库后,在编写好的程序中通过ADO数据库操作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
结语
本文设计的嵌入式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符合“GB/T18287-2000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对锂离子电池的测试要求,实现了对锂离子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与显示。该系统外围电路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电池生产厂家、质检部门及电池用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9965.ht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