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及相关IC

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及相关IC

作者: 时间:2011-03-26 来源:网络 收藏

3.2PFC控制电路

为图5的虚线框中部分,主要包含一个乘法器MPX,电流误差放大器EI及PWM比较器。三者协调工作,将系统的输入电流为正弦波,实现谐波的抑制。如下:

(1)乘法器MPX包含2个输入,一个是通过电阻Ra检测输入电压,作为基准的正弦波信号。只要做到使输入电流波形与此一致,即可达到目的。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是电压误差放大器EV的输出端,作为输出稳压的控制信号,见下述(3)。乘法器为电流输入型,不易受噪音干扰;

图4扼流圈输入型电路

图5有源电路图(原图,未做格式处理)

图6电感线圈L的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7改善后的输入电流波形,2A/DIV

(2)乘法器的输出电流信号为基准正弦波电流与电压误差放大器EV输出的积,它通过电阻Rb,产生一个信号电压。该信号电压与由电阻Rc检测到的主电路电流的信号电压之差输入到电流误差放大器EI,而EI与PWM比较器,驱动器DRIVER,主电路及Ra形成一个闭环控制。使两者的差无限接近于零。也就是说电阻Rb上的信号电压与电阻Rc上的信号电压相同,以达到电源的输入电流波形无限接近于基准正弦波的目的。

为了更容易理解,可放大示波器X轴量程,观察输入电流IL的波形,如图6所示,通过PWM控制,改变开关的占空比,来实现对输入电流的

(3)一个PFC里面有2个闭环控制回路,其一就是上述的(1)、(2),我们称之为电流控制环。它实现校正。其二是由电压误差放大器EV,乘法器MPX,EI,PWM比较器,DRIVER,主电路及Ra构成的电压控制环,它使输出电压稳定在380Vd.c.。

主要设计参数有:开关频率f=95kHz;

功率因数PF=99.2%;

效率η=95.4%。

EMC:符合VCCI?A,FCC?A,VDE?A,DOC?A,及EN55022。

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电源,其输入电流的波形,见图7。功率因数达到99.2%,THD只有0.127。与图2比较,电流波形已得到明显的校正。

3.3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扼流线圈的选取会影响到输出纹波电流的大小,及其它电路设计参数。应保证它有足够大的饱和电流,而其值L为:L=·Vmin2/(2··Pout·f)(8)

式中:Vmin为最小输入电压的峰值; Vout为输出电压; ΔIL为扼流线圈上的纹波电流峰峰值; IPmax为输入电流的峰值; Pout为输出功率; f为电源开关频率。

用来检测电流的主电路上的Rc应当选用额定功率大的电阻,且阻值应尽量小,一般在几十mΩ级。

的2脚,4脚间及12脚,13脚间接入RC相位补偿网络,合适的选值可以使系统更稳定,并可减小输出电压纹波。

4结语

作为限制谐波电流的对策而导入的功率因数校正,对其小型化,高效率,低价格,噪音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苛刻,特别是对其低噪音化在国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利用谐振技术的PFC控制也已经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如UNITRODE公司的UC3852等。改善和创新永无止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