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周模型在Multisim中的实现
4.2 动态参数
4.2.1 电压增益
加入信号激励Ui,得到如图5所示的输入、输出波形,可以读出电压增益约为40倍。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7407.htm
4.2.2 矩形系数
谐振放大器特性曲线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谐振频率为11.99 MHz,上限截止频率为12.52 MHz,下限截止频率为11.42 MHz,通频带为1.11MHz。根据式(4)得出矩形系数约为10。
4.2.3 高频管的电流放大倍数β
集电极与基极电流如图7所示。由此可得,放大倍数β=4.071mA/22.596μA=180。
4.3 部分元件对电路的影响
通过仿真发现,发射极反馈电阻R5的改变对电路的通频带和输出增益有较大影响。在不影响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增大R5,频带增大,输出增益减小;减小R5,频带减小,输出增益增大。
阻尼电阻R1增大,频带减小,输出增益增大;R1减小,频带增大,增益减小。当R1减小到一定程度,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信号失真。中周等效阻尼电阻不仅影响系统的带宽,还能影响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在设计电路时应合理选择它的阻值。
谐振回路中电感L1、电容C的选择应符合式(1),使中周的工作频率为12 MHz,当电感取值为1μH,电容调至68 pF时,电路处于谐振状态,且输出增益最大。
5 结论
通过对高频谐调谐振电路的分析,总结出中周替换电路模型。对该电路模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理想的仿真波形,证明替换电路仿真模型是正确的。最后通过实际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并与仿真电路的参数做对比,验证了替换电路模型的可行性。
晶体管相关文章:晶体管工作原理
晶体管相关文章:晶体管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