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驱动集成电路功率级中瞬态问题的处理

驱动集成电路功率级中瞬态问题的处理

作者: 时间:2013-05-14 来源:网络 收藏

改善耦合

3a、提高自举电容(Cb)值,至少使用一个低ESR电容,减小由于VS负

过冲而产生的过充电。

3b、在VCC和COM间使用第二个低ESR电容,这个电容为低端输出缓冲

电路和自举电路再充电推供电源,

建议该值至少是Cb的十倍。

3c、尽量将去耦电容靠近相应的管脚,如图7。

3d、如果需要在自举 二极管中串联电阻,要确保VB不会降到COM以下,

特别是在启动时和极端频率和占空比下。

适当的利用上述推荐方法,可以从根本最小化VS负过冲的影响,如果负过冲水平仍然很高,就应考虑减小dv/dt了。

也许可以用外部吸收电路或增加栅极电阻来折衰效率和开关速率。如果系统不能允许,应适当考虑快速反并联嵌位二极管,HEXFRED是理想的选择。

8.提升VS负过冲免疫力

在最坏条件下,如果主要信号在确定的极限值内,就不再需要采取措施。然而,在噪声非常大的环境中,采用上面措施,VS负过冲仍然超过,就需要进一步提高IC的容错能力。我们推荐两种不同方法来改善负过冲免疫力。

方法A:

在VS脚到桥电路中点串联电阻,限制当负过冲时流入VS脚的电流。当电阻为或更低时是可以的。

既然自举电容充电经过此电阻,如图8,如果此电阻值过大,可能在启动时引起直通发生。如果有栅极电阻,栅极电阻应减小,以保证高端和低端栅极电阻相等。

方法B:

另外一个方法是:在COM和低端器件源极或发射极加入一个电阻,如图9,而自举电容充电不经过此电阻,这种方法较灵活,可选择较大的电阻并提供很好的保护。

这个电阻可限制流入600V二极管D2的电流(图3),同样,的对称性要求高低端栅极电阻相等,所以低端栅极电阻应适应减小以满足要求。

注意:

nbsp;

当使用的驱动IC没有分开的逻辑地时,例如有些IC的输入和输出共享一个地COM,上述讨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应用,然而应注意并确保输入逻辑在允许电平内。

9.附录1 : IR2110寄生二极管结构

图10是IR2110的寄生二极管结构图,这基本体现了绝对最大额定值表。IR2110有独立逻辑地和输出地,在某些驱动IC中,由于管脚的限制,这两个地合并为一个。

接地电阻相关文章: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电子管相关文章:电子管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