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基于MK7A23P混合脉宽方式调节音量的警报器设计

基于MK7A23P混合脉宽方式调节音量的警报器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2-25 来源:网络 收藏

设置PWM1的相关参数,输出频率为15 kHz(或30 kHz,效果更好)脉宽改变的方波。
设计程序时,按音源的频率产生中断,把读入的AD值放入脉宽调整定时器,然后启动PWM1工作即可。
因此根据所选择的音源,运行不同的程序,确保音色不改变的情况下,以脉宽方式调节音量,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图5为整体电路图,大部分功能由单片机处理,而MK7A23P内有上拉电阻、复位电路、振荡器、WDT等,因此电路简单,S1和S2为模式和音源选择开关。功率放大器工作在开关状态,输出信号经过Q3电平转换后通过射极跟随器输出,C1、R1、R2组成自举电路,提高输出的高电平电压,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2976.htm


图6为采用第一种方案的实测波形,即信号相乘方法。每个音源波形的高电平上升沿处有高电平脉冲,有效地避免频率的微变而产生的噪音。最大音量输出时扬声器中电流是连续的,而最小输出时扬声器中电流也是连续的,且对扬声器的冲击很小。如果加滤波器可进一步虑除高频脉冲,减少对扬声器的冲击。因此除了连续调频调以外的音源采用这种方法,即可有效地避免音色的改变。


图7为采用第二种方案的实测波形,即比例衰减方式。可知最大音量输出时扬声器中电流是连续的,而最小输出时扬声器中电流是不连续的且对扬声器的冲击较大。但可避免采用第一种方案时,频率慢速改变而产生的周期性的“嘟、嘟”声音,而且音色改变量也不大。

2 结束语
实验证明根据不同的音源,采用不同方式处理输出的脉宽,可避免音色改变,如果使用硬件电路设计则电路复杂,但利用高性能价格比的MK7A23P实现,整个电路简单,且工作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效率可达到85%以上,所需要的散热片体积减少1/3以上,便于安装和维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音频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