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设计应用 > 隧道照明中电磁感应无极灯应用可行性探讨

隧道照明中电磁感应无极灯应用可行性探讨

作者: 时间:2011-06-20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8965.htm

  上图的刹车距离是发现障碍物到刹车停止的距离,通常与车速有关,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车速和刹车距离的关系

  1.2 阀值区

  这一区域的长度等于刹车距离。在开始部分时亮度要求保持不变并跟外部亮度L20 值和交通状况有关。后面部分可以使亮度快速下降,到结束时可以下降到初始值的40%。

  1.3 过渡区

  这一区域亮度不断下降直到跟内部段相同为止,但亮度变化的比率不得超过1:3,否则人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不够了。当然在过渡段结束时,亮度为内部段的3 倍。

  1.4 内部区

  这一区域在过渡段和出口段之间,通常是最长的部分。它的亮度水平要求通常决定于车速和交通状况,通常CIE设计标准如表2所示。

隧道内部段亮度要求

  1.5 出口区

  这一区域的水平也由外部亮度决定,但通常由于外部较亮,而人眼从暗到亮的适应是瞬时的,因此用来通过一定的对比度,以免突然的亮度变化产生眩光,影响视觉功能。通常这一区域的长度在50m 左右,亮度为内部段的5 倍左右。晚间的问题就更重要一些,极端的情况是外面路面没有,为了防止“黑洞效应”,并辅助适应,应该在出口后的200~300m 道路进行照明,照明水平需要逐级递减,递减梯度小于3。

  在整个照明中,在入口处白天出会有“黑洞”现象,这是由于比外部的亮度要低很多的缘故。另外人眼从亮到暗的视觉适应会有一定的时间,因此从外部进入要看清隧道内部需要一定的时间,称为“时间滞后效应”。在设计时应该充分注意这些问题,以提高驾驶员的能见度和安全感,确保交通的畅通。

  2 无极灯在隧道照明前景

  无极灯因为没有电极,所以不存在由于电极溅散或失效而造成灯寿命终止的可能,因此比传统气体放电光源的寿命长(见表3),寿命在60000小时。长寿命不但能够减少灯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使其维护更换的费用大大减少,隧道的维修比较困难,因此无极灯是比较理想的隧道照明光源。另外长寿命的光源可以减少制灯材料损耗,减少灯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不同光源的使用寿命

  电磁感应无极灯目前已经形成了从23w到200w的系列产品,其中大功率灯的光效能达到80lm/w以上,因此它可以适于室内外的一些场所的照明。根据我们前面对隧道照明要求的分析,电磁感应灯能够符合隧道照明的使用要求,并在在不降低照明质量的情况下能有效节能。由于电磁感应无极灯没有电极,放电条件变化小,不会由于电极损耗而影响灯的光通量。如采用良好的工艺和特殊荧光粉,能够保证电磁感应无极灯的光衰很小,可有效保证在灯寿命期间的照明质量。因此在设计隧道照明时可以提高维护系数值,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使用的光源数量,降低耗电量和设备成本。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