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液晶电视LED背光源设计
由于LED是端面发光,图4所示为LED端面发光示意图,整个LED Bar是不连续的光源,因此,当LED之间的距离过大时,亮度会下降,并且可能产生明暗相间的Hot Spot现象;当LED之间的距离过近时,虽然亮度得到较大的提高,但需要LED的数量也会增加,导致LED的低利用效率和背光的高功耗。图5是试验得到的LED亮度分布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LED距离的增大,亮度下降;在LED之间的距离d>4.35 mm时,还会出现Hot Spot现象,曲线波动越大说明Hot Spot越明显。同时LED Bar的总长度应该小于LGP(1067×604.),所以为了保证LED的亮度以及避免Hot Spot现象,取LED之间的距离d=3.35mm。

图4 LED端面发光示意图

图5 LED之间距离与亮度分布曲线
2.2.2 LED发光面到LGP入光面的距离
理论上LED的发光面到LGP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利用LED所发出的光;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加工精度、不易组装等问题,不可能达到零间距。对LED 发光面到LGP入光面的距离进行试验,得到LED-LGP之间距离与入射效率的拟合曲线,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入射效率随LED和LGP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距离小于0.8 mm时,入射效率降低比较缓慢且在95%以上。因此,考虑到实际加工精度和装配因素,取LED发光面到LGP入光面的距离为0.8 mm。

图6 LEDLGP距离的入射效率分布曲线
2.2.3 LED发光面和LGP入光面的垂直距离
LED发光面和LGP入光面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通常会被忽略,但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过大,也会严重影响入射效率。通过试验发现,两者之间的距离在±0.2mm范围内时,入射效率变化缓慢,且保持在95%左右,所以控制LED发光面和LGP入光面的垂直距离在±0.2mm范围内即可。
图7所示为两者之间的距离与入射效率的关系。

图7 LEDLGP垂直距离的入射效率分布曲线
3 LED样品测试结果
根据上述关键设计参数和膜材的选取进行样品制作。图8所示为118cm(47in)LED背光源的实物图将样品与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本文中设计的样品在保证了光学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低功耗的目标,达到了《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规定的一级能耗,产品的厚度和色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图8 118cm(47in)LED背光源
表2 样品测试结果

4 结论:
设计了一款118cm(47in)LED背光,选用1层扩散膜、2层棱镜膜和1层DBEF组成背光模组。
根据试验对影响LED利用效率的相关尺寸进行了优化:LED与LED之间的距离d=3.35mm,LED发光面到LGP入光面的距离为0.8mm,控制LED发光面和LGP入光面水平中心的距离为±0.2mm。在保证背光光学特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了LED的数量,实现了背光的低功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