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设计应用 > 基于空封技术的白光数码管实现方法研究

基于空封技术的白光数码管实现方法研究

作者: 时间:2010-08-17 来源:网络 收藏
这种方法存在的2个关键部分是GaN基蓝光芯片和作为光转换的荧光材料。GaN基蓝光芯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芯片本身的特性,还应兼顾荧光材料的选择。荧光材料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2个条件:
(1)荧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必须与所选择的蓝光芯片的发射光谱相匹配。目前国际上常采用波长为460~470 nm的GaN基蓝光芯片作为基础光源,这样就要求荧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在460~470 nm,这样可以确保获得更高的光转换效率;荧光材料的发射光谱。
(2)荧光材料的发射光谱与蓝光芯片的发射光谱能够匹配成,从CIEl931色坐标图可以看出,想要匹配成,荧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应在555 nm左右。上述要求,普遍选用YAG:Ce3+光转换材料。
由于这种方法采用单颗芯片与单种荧光粉,主要采用YAG:Ce3+荧光粉转换效率高,操作上较易,且没有紫外成份,不会造成紫外辐射污染,是目前制作管的主要方向。

2 管封装
管品质优劣的关键在封装。封装对数码管的性能、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劣质封装会导致数码管光子损失严重,光通量和光效低,光色不均匀,使用寿命短等多种缺点。目前发展的典型白色数码管结构难以适应照明光源的要求,封装用的树脂和光学结构等有待采用新设计思想、新工艺和新材料,以臻工艺完善,适合固体照明光源的发展。在继承其原有优良性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摈弃旧的框架,创新性推出有自己特色的新白光数码管封装技术。
2.1 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
传统封装工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图4所示为传统工艺流程图)。灌封胶材料的选择和封胶工艺对数码管光效参数的影响。在数码管使用过程中,辐射复合产生的光子在向外发射时产生的损失主要包括3个方面:芯片内部结构缺陷以及材料的吸收;由于光子在出射界面折射率差而引起反射损失;由于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而引起全反射损失。因此,很多光线无法从芯片中出射到外部。通过在芯片表面涂覆一层折射率相对较高的透明胶层(灌封胶),由于该胶层处于芯片与空气之间,从而有效减少了光子在界面的损失,以提高取光效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6638.htm


目前常用的灌封胶包括环氧树脂和硅胶。环氧树脂的固有缺点是耐冲击损伤能力差,韧性差比较脆,耐热性能也较低(小于170℃)。由于硅胶具有透光率高,折射率大,热稳定性好,应力小,吸湿性低等特点,故性能优于环氧树脂。但研究表明,硅胶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硅胶内部的热应力加大,导致硅胶的折射率降低,从而影响数码管光效和光强分布。传统的荧光粉涂敷方式是将荧光粉与灌封胶混合,然后点涂在芯片上。由于无法对荧光粉的涂敷厚度和形状进行精确控制,导致出射光色彩不一致,出现偏蓝光或者偏黄光。
2.2 技术
技术作为数码管封装的新工艺技术,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研制的。在传统数码管工艺的基础上,去掉环氧树脂灌封高温固化2个生产环节。应用已经固晶接好线的线路板套接外壳后,再压盖成型。最后在显示表面贴一张散射膜,以得到生产需要的白色光(图5为应用技术制作数码管的工艺流程图)。利用空封技术工艺可以解决传统工艺上的这些问题:


(1)空封技术制作数码管省掉了封胶、烘烤的制作流程,解除了传统工艺中选择封胶材料难的问题。
(2)以刷荧光粉工艺技术替代点荧光粉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点荧光粉精度的问题。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