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语音温度计设计
1.2.2 单片机
采用与MCS51兼容的
STC89C52,具有8K字节的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其MOSI、MISO、REST、SCK等引脚通过锁存后与计算机的并口连接,就可实现对内部的Flash存储器编程,内含512 B的RAM,32个可编程I/O口线,3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等特点,可以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本项目的应用。
1.2.3 语音模块
采用美国华帮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高性能的ISD1720语音录放芯片,采样率在4~12 kHz之间调节,根据采样频率的不同,可以录存12~36 s的语音信息,语音信息在该芯片内部的固态多级存储阵列里按行存放,可以通过指令中的11位地址精确寻址;该芯片集语音处理和存储于一体,具有重复自开发,掉电信息保存,可工作于独立按键模式和SPI控制模式,录放结束自动进入低功耗状态,可直接麦克风输入或模拟通道输入,也可喇叭直接输出,芯片工作电压2.4~5.5 V之间,可以多段录音,其基本存储单元入口地址范围是0X010~0X09F。应用电路如图3所示。根据需要,将录制的语音分成13个段,即“零~十、点、度”,如37.5度,播报为“三、十、七、点、五、度”,每段语音的录制时间约为1.35 s,由于录制时间不易精确掌握,用手动控制的方式对13段语音进行录制,然后手动检查每段语音录制效果,如图3所示,闭合S4进行语音信息录制、松开即录制结束,语音信息通过MIC录入,触发S5键进行播放,检查当前录制信息段的效果,在录制或者播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LED的闪烁来了解操作的进程;如果某段语音录制效果不理想,必须及时删除,因为在手动控制方式下,删除操作只对开始一段和最末一段信息有效;录制完成后,还必须检查每段信息在器件的存储体系中是否是按环形结构存储的,这可以通过闭合S5并保持来实现,此时,器件将按顺序不停的播放当前信息段与其前一信息段之间的所有信息段,通过反复录制,直到满意为止;当然,也可以采用商业的录制设备来实现。
由该芯片内部的语音存放地址范围可知,每段语音存放约11行,为了准确知道每段语音的入口地址和结束地址,可以利用单片机检查。 ISD1720提供了4线(SCLK,MOSI,MISO,SS)SPI接口与单片机连接,由于二者的SPI时序不易协调,系统采用了单片机的P1.1,P1.2,P1.3,P1.4口模拟SPI时序对ISD1720进行控制。具体操作时,器件初始化完成后,发送PLAY指令,器件从当前信息段的开始地址进行语音回放,当
遇到该段语音的结束标志EOM时,回放结束,读取记录指针和回放指针的位置(即查阅状态寄存器SR0和SR1),这样可以精确的知道每段语音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由于系统正常工作时,采用SPI模式,根据测量得到的温度值,寻找到相应的语音段入口,将语音信息读出;在SPI模式下,该芯片的操作命令SETPLAY、SET_REC、SET_REASE有一个先入先出的缓存器,在相同类型的SET命令下,使得从一个存储块到另一个存储块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连接,使人听起来感觉到输出的温度语音信号是连续的。图3中S1是复位按钮,S2是快进按钮,S3是檫除按钮,S6是直通模式选择按钮,S7进行音量调节;以上开关按钮都是低电平有效;R4是语音采样频率的选择电阻,当其为80 kΩ时,语音录制的采样频率为8 kHz;当不使用语音播报功能时,可以将SW开关断开,同时语音播报的时问间隔通过单片机电路中的1个三位的拨码开关选择,可以设置
8个档位,每个档位的时间参数由程序控制。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6215.htm
1.2.4 显示和电源模块
采用3位LED数码显示,保留一位小数,输出方式采用动态扫描形式,选择单片机的两个端口经过驱动器后作为LED的字段线和字位线,减少输出的总电流;为了便携式应用,电源采用九伏电池供电,通过LM7805降压为5 V供系统各模块使用。布线和制作PCB板时,特别要注意地线的处理,要求数字地、模拟地、以及扬声器的地都要单独走线,最后与电源地连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