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微型电机驱动电路分析与介绍

微型电机驱动电路分析与介绍

作者: 时间:2012-07-29 来源:网络 收藏

 上图中,与一不同的是两只NPN管移到了下方,PNP在上方,这样,Q1和Q3的集电极的电位最低可达到一个管压降(0.3V)。这样增加了M的压降范围。
  但为了保证对NPN管的足够的,P1.3和P2.2必须加上拉电阻,如图所示。图中,R2、R5、R6都不可少。所以这种的元件用量比较大。
  还有,R5应该比R6大几倍,比如10倍,这样,当Q1导通时,P1.3处的电压可以分得较大,不致于使Q2导通。如果R5太小或为0,则当Q1导通时,由于P1.3处的压降只有0.7V左右,将使Q2也导通。
  经过试验,R2、R6、R3、R4可取510Ω,R5取5.1kΩ。这种值下各处的电压如下(R1为20欧):
  U1:4.04 U2:2.99 U3:3.87 U4:4.00 U5:0.06 U7:0.79
  
  这个电路由电路一改造而来,如下图5,图中标有各点实测电压值: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0250.htm

  此图中基极的限流电阻都去掉了,因为作者设计的电路对元件要求要少。从电路上,不要没什么关系,有R1起着总的限流作用,而且引脚内部有上拉电阻,这样保证电路不会通过太大的电流。
  这个电路可以使电机运行。
  但在R2的选择上,比较讲究,因为R2的上拉作用不但对Q1有影响,而且对Q2的导通也有影响。如果R2选的过小,则虽然对Q1的导通有利,但对Q2的导通却起到抵制作用,因为R2越小,上拉作用越强,Q2的导通是要P1.3电位越低越好,所以这是矛盾的。也就是说,Q1的导通条件和Q2的导通条件是矛盾的。
  经实验,R2取5.1k欧比较合适。由此可见,这个电路虽然很省元件和CPU引脚,但能力有个最大限,即Q1和Q2的相互制约下,只能取个二者都差不多的折中方案。否则如果一个放大倍数大,则另一个则会变小。
  总结:以上电路各有利蔽,要视应用场而选用。

DIY机械键盘相关社区:机械键盘DIY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