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基于无线自组网技术的监控系统的设计

基于无线自组网技术的监控系统的设计

作者: 时间:2012-08-28 来源:网络 收藏

3)节能:能量消耗主要是通信的消耗,其有4种消耗形式,发射状态、接收状态、空闲状态和休眠状态。将节点在4 种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分别表示为:Ptr,Prcv,Pidle和Psleep, 则存在关系式:Ptr>Prcv>Pidle>Psleep.用TD表示节点发射数据分组D 所需要的时间, 则发送和接收数据分组D 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可以线性表示为:

当节点i 向其下一跳节点单播发送数据分组D 时,由于信道的共享特性, 如果该节点的邻居节点处于空闲状态,则会接收到该数据分组;如果处于休眠状态则不接收该分组。结合式(1)和式(2)可以得到节点i 向其邻居节点单播发送数据分组时网络中的能耗,简单表示为:

式中:COST (i) 表示节点i 向邻居节点单播发送数据分组时网络中的能耗;N(i)表示节点i 的邻居节点集合;γj=1 表示邻居节点j 此时的工作状态,γj =1 表示节点处于空闲状态,γj=0 表示节点处于休眠状态。由式(3)可以看出,当节点在发送数据分组时,网络中的能耗与节点的发射功率、邻居节点的工作状态、邻居节点的数量以及数据分组的长度有关;ZigBee 设备搜索时延为30 ms,休眠激活时间为15 ms,活动设备信道接入时延为15 ms, 假设使用2 500 mAH 电池,工作在2.4 GHz 频段,传输速度250 kb/s,2 分钟发射一次,每次100 字节,发射电流15 mA,待机电流3 mA,休眠电流1 mA,则可工作389 天;

4)能量供应:日本东芝锂-亚硫酰氯电池,其能量-体积比在一次性电池中最优,但必须考虑网络规模、发射功率、工作与待机时间比例等因素来确定电池使用型号;

5)抗拥堵发送模块支持多频率选择, 包括2.4 GHz、868 MHz,以增强抗恶意拥堵的能力;

6)小型化设计:终端节点处于包装箱中,应尽量缩小占用空间,而传感器、协议芯片等是国外产品在体积与性能上占优势,如果充分考虑小型化设计,则终端设计的国产化率不高,预计不会超过50%.

2.3 监控中继设计

目前来说,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中继节点组成MANET,即使控制它们的行动速度、行动路线,采用表驱动方式,其传输延时、传输可靠性、路由选择等问题依然存在。国内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可查到的信息大多是课题名称,如十五期间的3G 的移动自组织网络研究;其后的未来无线通信通用环境研究项目等。但这些都没有形成可查阅到的正规的报告、文献、或者可用及可展示的设备系统等,因此也无法从中汲取经验和方法。

为了保证整个设计的顺利进行,在中继节点将采用MANET 与传统通信相结合的方式, 硬件设计最终以一机多卡形式展现,如图3 所示。无线发送模块与监控终端复用,负责WSN 通信,主控制器采用ARM 系列,用于实现MANET 及多种远程通信协议的处理和消息响应, 正常情况下,运用MANET 及北斗系统,北斗失效或定位精度不满足需求时利用GPS 定位并采用手机网传送信息。

图3 监控中继方案
图3 监控中继方案

根据研究,监控中继设计需考虑以下问题:

1)电磁兼容设计:WSN 与MANET、北斗或传统通信时间不可避免地会重合,在其中一种通信网络工作时,必然产生电磁干扰,如向北斗发送信息时,发送功率达40 W,如何采取措施保证其它通信不受干扰是设计难点;

2)时钟同步设计:给各网络提供同一主时钟信号,各分时钟信号经过时间积累后产生时间误差, 需进行时间同步,由主芯片发出时间同步信号;

3)数据融合设计:采用去冗余设计算法,减小数据量,在合格范围内的相同指标保留一个再进行远距离传输;

4)数据加密设计:中继信息进行远距离传输时必须加密,硬件加密、MAC 层、网络层加密;

5)电源供应设计:监控中继使用车载或室内供电,若供电出现问题,则需使用备用电源以支持短期内的通信。

2.4 监控中心设计

不受体积、功耗的限制,在监控节点、中继节点方案确定的前提下,主要考虑资源配备、性能稳健、信息备份、人机友好等问题。在此不赘述。

3 结论

该系统处于方案设想阶段, 其涉及到微弱信号检测、MANET 协议、时间同步、安全技术、数据融合、数据管理、电磁兼容设计等多方面研究,如果研制成功,将形成国内首套无线自技术的,并推动无线自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