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基于无线自组网技术的监控系统的设计

基于无线自组网技术的监控系统的设计

作者: 时间:2012-08-28 来源:网络 收藏

2 方案

2.1 系统概况

本系统硬件为3 部分,分别是监控终端、监控中继及监控中心。其中监控终端组成WSN,在WSN 中如何高效使用能量来最大化网络生命期是主要挑战,将采用瘦节点方式,以节约能量,缩小电池体积;监控中继会放在驾驶室处或库房中,不受体积、功耗等的限制,因此会留够功能备份,在组成MANET 时,如何适应网络拓扑动态变化是主要挑战;监控中心处理全系统数据,显示定位信息,发送控制命令,报警等。运输过程中硬件配合关系如图1 所示,库房中类似。如果考虑到隐蔽性,则库房内采用WSN 网络,库房之间采用有线通信。

图1 运输过程监控系统图
图1 运输过程

MANET 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公共信息网GPRS 或军网传送至监控中心,GPS 无通信数据链作为定位时的备份手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研发的导航系统,包括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系统,一号系统已投入使用,在建的二号系统已发射8 颗卫星, 到2020 年将有35 颗卫星,定位精度10 m,授时精度10 ns,测速精度0.2 m/s,实现全球通信与定位。作为主要用于军事用途的国内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因此,本系统中首选其为远距离通信手段。

2.2 监控终端

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定时时间到或监测到异常信号则发射状态信息到监控中继。采用ZigBee ,搭建星型或树型网络,由传感器网络、发送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时钟模块组成,如图2 所示。

图2 监控终端方案
图2 监控终端方案

根据研究,监控终端设计需考虑以下问题:

1)设计复杂度:本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信息管理,因此传感器网络不会太复杂,主要采集温度、湿度等常规信息,加上被监控对象数量、种类、位置等信息,终端发送的数据不超过100 字节;

2)网络拓扑控制:一般情况下,在开放环境中第一层中继控制之前会采用星型拓扑或树状拓扑,且节点个数不超过30 个,但本系统终端节点是处于包裹中的,根据测试,发射功率-10 dBm 时,空旷环境传输距离为22 m,集装箱屏蔽环境传输距离约5 m, 而不同材料的包装箱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还不明确,因此终端发射多大功率,可以组成多大规模的网络,需验证;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