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逆变器并联运行中的均流技术介绍

逆变器并联运行中的均流技术介绍

作者: 时间:2012-09-05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9941.htm

3均流方案由于逆变电源输出是交流量,即使、在稳态下输出的幅值、频率及相位均相等,但因各电路参数及外界扰动的差异,其动态调节过程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瞬时的电压差不可避免。为限制产生过大的环流,可在的输出端串入限流电抗,如图3所示,设L1=L2=L,R1=R2=R,则有:=[RL/(2R+2RL+jωL)](+)=GV(+)(7)=(1/jωL+2R)[(-)/2]=GH(-)(8)

限流电抗的加入使环流降低,有利于并联,但也降低了系统的稳定精度。因此,限流电抗不宜过大,一般取RLωLR,其中ω为角频率。

为使各并联时负载电流均匀分配,可将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与平均负载电流的偏差值(即环流值)作为反馈引入控制系统,图4是两台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数学模型,其中A1、A2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Kf1、Kf2为均流反馈系数,GH为环流产生环节传递函数,GV为输出电压传递函数。则有:=GV(A1Ug1+A2Ug2)(9)=GH(A1Ug1-A2Ug2)(10)

加入均流电路时′(11)′=GV(A1Ug1′-A2Ug2′)

=GV[(A1(Ug1-Kf1IH)-A2(Ug2-Kf2IH)](12)

设两台逆变电源的A1=A2=A,Kf1=Kf2=Kf,则上两式变为:′(13)′=GV(A1Ug1-A2Ug2)=Uo(14)

式(13)表明,选择适当的均流反馈系数Kf可使2A·Kf·GH1,使IH′IH。可见加入均流环节后使IH大大减小,输出电流I1、I2趋于一致。式(14)表明,加入均流电路后的输出值未变化,仍然跟踪给定电压。

图5是上述反馈控制方式的原理图,逆变电源的输出电流由互感器检测,经整流滤波放大后得到直流电压UB,它反映了该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大小。各电源的UB信号通过电阻RS连到公共均流母线。母线上的电压UA反映了所有电源UB的平均值。当某一逆变电源的输出电流大于平均负载电流时,UB>UA时,该电源的控制放大器N1使其给定电压Ug减小,迫使该电源的输出电压降低;反之,使其输出电压升高。这样,通过比较输出电流与平均负载电流的偏差值来调节输出电压,从而达到均流的目的。

在并联的逆变电源系统中,如果逆变单元的频率,幅值完全相同,但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则逆变单元之间会出现较大的环流,主要为有功环流。此时部分逆变电源将工作在整流状态;如果频率和相位一致,幅值有差异,也会出现环流,不过此时部分逆变单元吸收无功功率,另一部分逆变单元输出无功功率。此外,即使输出同相位,同频率,同幅值的正弦波,但因谐波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仍存在谐波环流。下面分析在这些不同情况下的均流控制方法。

图6两个逆变电源并联给负载供电的电网络模型

图7电压特性曲线

图8频率特性曲线

 

图9主从并联系统示意图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