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物联网与电信网融合策略

物联网与电信网融合策略

作者: 时间:2011-03-02 来源:网络 收藏

传感网络有别于其他网络的特征有:

  · 节点处理能力低、内存小,能力有限:

  · 节点电源小,蓄电少;

  · 通信失败率高.带宽低,链接失败率高;

  · 环境条件相对苛刻,节点故障或互联出问题的几率较大:

  · 传感节点、传感网络、传感业务单元都应支持移动性(但事实上受限于硬件能力,传感网络可能不完全支持可移动性);

  · 动态网络拓扑,传感节点会比较频繁地进入或脱离拓扑,使得网络拓扑发生变化;

  · 异质节点共存,单个物联网应用可能涉及多个传感网络,这些传感网络中的节点可能使用不同的物理地址,甚至不同协议(IP或非IP);

  · 地理部署范围广。

  物联网能够为各种用户群提供广泛的应用.包括普通消费者、公共机构、政府、企业等。为了支持更广泛的应用,电信NGN中需要再增加或扩展针对物联网需求的功能(简称NGN扩展功能),目前这一块工作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热点工作之一。韩国的电子和通信研究所(ETRI)在ITU.T SG13组提交的 USN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无所不在的传感网络)总体架构,其中包括物理传感网络、NGN、USN中间件以及USN上层应用。各种传感器网络在最靠近用户的地方组成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用户在此环境中使用各种服务。电信的NGN网络在其中则作为核心处理平台为USN提供支持。ITU.T的USN可以理解为物联网,USN和电信NGN的网络逐步实现融合。

  随着电信网与物联网的融合.物联网应用也对NGN网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电信网应能为物联网提供如下的管理能力:网络管理、业务管理、移动性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性管理、位置服务、认证鉴权能力、计费能力等,具体要求如下。

  (1)网络管理

  按照对于IP支持程度的不同,传感网可分为基于IP的传感网络和非IP的传感网络。在通信方式上有无线连接和有线连接。这些不同的传感网在特定的物联网应用中共存.因此需要NGN能够管理不同类型的传感网络。基于非IP网的物联网通常通过网关对其进行管理,而基于IP网络的传感网络则被作为一个子网直接进行管理。其次,传感网中经常会发生单个节点硬件故障或者链路失败,但传感网本身不能由于单个故障而中断工作,因此,NGN网络应支持传感器网络的配置,以实现连接保障和对于传感器节点生命周期的管理。

  (2)业务信息(profile)

  在物联网环境中.多个应用会同时使用单个传感网络采集的数据,由于不同应用的用户要求不同,所以要求物联网能够对同一批传感数据根据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物联网信息管理就是一种支持不同特性和需求的传感数据的管理方式。业务信息库由物联网应用的信息单元组成,其中存储了业务标识、数据类型、业务提供者、位置信息等。NGN扩展功能需要支持采用一套标准的业务信息库来注册和发现物联网业务。

  (3)设备信息管理

  设备信息管理包括传感网络和传感节点的设备信息.在特定情况下,设备信息可以和业务信息关联。设备信息包括传感网络标识、设备标识、设备类型、设备能力、设备位置等。由于未来物联网中传感器、传感节点和传感网络均存在多样性,因此设备信息管理需要支持管理大量的异类节点和网络。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