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联通套餐惹政策争议 单向收费风波不断
——
7月19日,广东联通的一款“世界风”套餐业务就惹来了不少的麻烦。从开始的“单向收费”、“免月租”到最后的接听包月,中间传言被信产部和广东通信管理局“叫停”,再到广东联通“宣传错误”的自圆其说和外界所言的“虚假宣传”,捅马蜂窝的恰恰是单向收费。
单向收费一波三折
7月19日,广东联通宣布在全省同步推出“单向收费、无月租”的“世界风”市话套餐,最低58元,最高368元,可以本地免费接听所有来电。而以往,主叫资费优惠与接听包月是两条平行线,用户是不能同时申请的。58元-368元的套餐费用变成了一种最低消费,而且只须支付打出的主叫费用。在外界看来,这基本可与单向收费划等号了。
在联通推出该套餐不到一天,7月20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就有了强烈反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政策还不允许移动通信资费实行单向收费,电信运营商的任何“单向收费”宣传都是对消费者的误导,一旦实施将立即叫停。随后有消息称,广东联通在程序上已经违规,通信管理局将组织检查。
当“叫停”消息此起彼伏时,广东联通如坐针毡。7月21日,广东联通澄清:“世界风”套餐仅仅是接听包月,不是单向收费,这是媒体的误解或“素质不高的营业人员的错误宣传”。而且,该套餐已经得到了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的备案和批复,并不存在被“叫停”。
单向收费如同窗户纸
据悉,7月19日,广东联通市场部给媒体的一份宣传资料中很明确地写着:市话套餐“单向收费、免月租、打出0.16元每分钟”,这才是惹起事端的源头。有人士猜测,广东联通早期向个别媒体提供的宣传口径违反了通信管理局的规定,但没想到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作为资费政策的监管部门,广东通信管理局自然不会让单向收费业务在自己眼皮底下明目张胆地登陆,因此,才会引起“叫停”之说。
7月21日,通信管理局批复的《关于广东联通新增“世界风”市话套餐资费政策的批复》复印件显示,省通管局还对广东联通提出了多项重要要求,其中包括“应该按照规定对电信业务实行明码标价,业务宣传应该准确、客观,符合实际,不得进行‘免月租’、‘单向收费’、‘接听免费’或其他虚假宣传,不得以任何方式误导用户”。
有知情人士透露,20日大批媒体连篇累牍对“单向收费”的报道,引起了信产部的注意,要求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彻查此事,因此,不管是广东联通还是省通信管理局才会如此兴师动众。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张爱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监管方式的改革,电信资费市场化程度已不断提高,电信企业拥有了极大的自主定价权。“对于电信企业报送的资费方案,只须符合以下3个原则就会得到支持:一是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二是不妨碍公平竞争,三是不低于成本进行恶意竞争。”但信产部在对待单向收费上,是绝对不含糊的。因此,广东联通才会紧急辟谣,给出一个“媒体误读”或“素质不高的营业人员的错误宣传”的解释。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单向收费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
单向收费未必利于用户
7月25日,广东联通副总经理邓立新对记者表示,“新推出的套餐并没有受影响。从7月20日以后相关广告已陆续刊出,联通各大营业厅也都在进行该套餐和1元购机的业务受理。”
现在看,“接听包月”已成为单向收费的挡箭牌,一大批“准单向收费”业务都是以“接听包月”的名义浮出水面,因为,“接听包月”是国家政策允许的。
其实,擦边球四起的局面对消费者更有利。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专家游五洋表示,目前政府部门和消费者之间有认识上的偏差,消费者认为,实施手机单向收费后资费水平会下降一半。实际并非如此,单向收费可能会带来资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单向收费涉及到运营商间的结算体系。目前,固话运营商(如电信、网通)拨叫移动运营商(如移动、联通)是不需要支付结算费用的,而移动运营商主拨固话运营商号码则需交纳0.06元/分的费用;联通与移动间互拨都不涉及结算费用。但实施单向收费后,固话资费势必将抬高,而联通由于用户规模小于移动,势必将掏出额外的结算费用,联通的结算成本也将上升,整个电信资费体系将面临推倒重来的问题。单向收费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多少年来一直岿然不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