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多速率自适应技术在Ir协议中的应用

多速率自适应技术在Ir协议中的应用

作者: 时间:2012-12-20 来源:网络 收藏

b.JPG


图2所示的串行/解串器是光纤接口的核心器件。应具备以下功能:1)数据串/并转换和并/串转换功能,即将高速串行数据转换为低速并行数据,和将低速并行数据转换为高速串行数据;2)时钟提取功能,即将包含在数据中的时钟信息提取出来,供后续时钟电路使用;3)8B/10B编解码功能,在下行,进行8B/10B的解码,在上行,进行8B/10B的编码;4)线路的监测功能,串行/解串器位于RRU整个电路的前端,它能监测到线路上的变化,如8B/10B编解码错误,线路信号的恶化等。
1.3 TLK10002功能介绍
TLK10002是TI公司推出的一款双通道的串行/解串器芯片,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低速端数据速率范围为0.5Gbps至5 Gbps,高速端数据速率范围为1 Gbps至10 Gbps;2)支持所有的CPRI和OSBAI速率;3)支持8 B/10 B编解码功能:4)同一种参考时钟支持不同的光接口速率;5)信号丢失(LOS)检测功能。

c.JPG


TLK10002可通过MDIO接口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和读取,目前已大量应用在基站设备中。其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

2 光纤接口方案
2.1 原理
首先将涉及的光纤接口通信速率逐一配置到串行/解串器,通过获取串行/解串器的状态判断是否检测到通信中约定的码特定型来进行通信速率动态调整。
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一定的编码来达到特定功能,目前通信系统中所用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一般采用8B/10B编码,也如此。8B/10B中的K码由于其唯一性而作控制之用。K码的选择有其特殊性,在不同的速率情况下,保证不会被误判。只有在传输中,解码芯片识别到K码之后,才会认为通信链路已正常建立。
当TLK10002芯片中的COMMA DETECT电路,检测到K码,并识别之后,会给出提示信号,表明通信链路同步已经建立,可以进行后续数据传输。本方案正是利用TLK10002的K码识别功能来进行设计的。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