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系统中Turbo译码改进及DSP实现
4测试结果及性能分析
首先在Visual C++6.0上完成信息比特的产生,Turbo编码和AWGN信道加噪通过DSP的RTDX(Real-Time Data Exchange)技术,把加噪后的信息比特送到TMS320C6416的EVM板上,测试其误码率和完成译码所花费的周期。译码器的许多参数都可以改变,如编码长度,滑动窗大小,归一化门限,迭代次数等。这种灵活性便于满足不同系统的需要,可移植性好。本文系统仿真采用BPSK调制,在AWGN环境下传输,发送端Turbo编码采用约束长度为4,生成矩阵为(15,13)的分量译码器,交织算法为3GPP标准交织算法,译码算法为Max-Log- Map算法。
4.1 不同迭代次数
图4为采用1/3码率,交织长度为1 024,迭代3,4,5次,通过AWGN信道时的误码率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获得的编码增益越高,但增加迭代次数会带来系统延时和增加系统的译码复杂性。仿真充分说明了不同迭代次数对码字纠错性能的改善程度。
4.2 不同的交织长度
图5采用1/3码率,不同交织长度,5次迭代通过AWGN信道的误码率曲线。从图5仿真结果看,在同样的码率、生成矩阵、交织算法和迭代次数条件下,所取交织长度越长,对码字中各个比特的交织距离就越大,误码率性能就越好,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误码率性能改善越明显。但交织长度的增加也会带来译码延时的增大和存储量的增加,所以应根据业务的要求来采用不同交织长度。
4.3 不同的码率
图6为1 024交织长度,迭代译码5次,1/2和1/3码率的误码率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码率越低误码率性能越好,但是随着码率的降低,所需传输的冗余比特也线性增加,对于固定的信息传输率而言,会导致系统的吞吐率降低,需求的带宽增加。
4.4译码处理时间
采用5次迭代译码,1 024交织长度,1/3码率的Max-Log-Map算法在TMS6416EVM板上用CCS软件测试得到所需要的周期数为45 867 356个时钟周期,而TMS320C6416EVM的主频为1 GHz,计算得到所花费的时间大约为4.5 ms,而在3G系统中最小延时为10 ms,所以满足3G系统实时处理的要求。
5结语
本文从译码算法和硬件存储方法对Max-Log-Map算法进行优化,使他在译码性能损失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能大大降低算法复杂度,减少运算量和缓存器数量。
实验表明,本文实现的Turbo码在3G系统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