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美国光伏双反暗藏阴谋家 4大中企聚首谈应对

美国光伏双反暗藏阴谋家 4大中企聚首谈应对

—— 美国市场壁垒重重
作者: 时间:2012-05-3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阴谋家”SolarWorld现身?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33000.htm

  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的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但正是这家摇着双反大旗的公司,近日却被爆料其通过在亚洲代工企业生产的组件,在德国参与竞标时,以0.59欧元/瓦(DDU,即未完税交货)的低价打败了三家来自中国的企业。

  据了解,参与这个总量为10兆瓦项目投标的三家公司分别为阿特斯、晶科能源和海润,但却因为SolarWorld打着made in Germany的廉价组件败北。

  “0.59 DDU?我可以说脏话么?”一位业内人士在获知此消息时说。他认为,真正的德国制造不可能这么便宜,“SolarWorld的诚信有问题。”

  所谓DDU,是指卖方将备好的货物,在进口国指定的地点交付, 而且须承担货物运至指定地点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不包括关税、捐税及进口时应支付的其他官方费用), 另外须卖方应承担办理海关手续的费用和风险。

  “都说中国组件便宜,但是这个0.59欧元/瓦约合4.7元/瓦的价格,基本上已经是中国的一二线组件厂商的成本价,如果再按照DDU的支付模式,肯定是亏本的。”上述业内人士说,“更何况SolarWorld的组件上还写着‘产自德国’,但这个价格一定做不下来。”

  一般认为,且不论中国的组件生产具有原料聚集和规模较大的优势,仅是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已经让中国组件最终在价格上低了不少。

  “欧洲的人力成本较高,聘请一个员工的企业成本约在50万元/年,这在中国可以雇佣到七八个人。”刘佳勇说。

  前述业内人士分析,如此低的价格只可能是SolarWorld找中国的三线企业或者印度公司做代工,“但如此低的价格下生产的组件,质量肯定难保证”。

  当然,欧洲企业找代工并非没有原则。“有些企业还是很爱惜自己羽毛的,都找的是质量可靠的中国厂商。”前述业内人士说。 实际上,多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SolarWorld在中国拥有多家代工企业,最知名的莫过于尚德。但尚德电力投资关系部主任张建敏却并不承认这样的传言,“我印象中尚德没有给SolarWorld做过贴牌,我印象中我们都是只做自己的品牌。”

  而现在,美国的双反,将市场的排外性再一次加深。

  美国双反的直接原因,是总部位于德国的SolarWorld于去年10月19日联合了多家美国公司组成美国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并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

  阻击战“弹药”足够?

  不过,一些评论也认为,在美国双反的过程中“阴谋家”SolarWorld并未如其想象那般最终坐收渔翁之利。

  “假如电池片不是中国大陆产的,美国双反税率可以避免。”RENOG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懿说,“SolarWorld受益?行业价格如SolarWorld所愿?”

  SolarWorld可能也意识到了这点。继在美国挑起对中国企业的双反调查之后,这家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表示,计划于今年年中在欧洲发起针对中国太阳能制造商的反倾销诉讼。

  “我不认为SolarWorld在欧洲申请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会得到政府的支持。”沃尔索太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施睿(Stefan Riel)说。沃尔索的母公司Wirsol Solar AG成立于2003年,在德国电站开发及系统集成领域排名前三。

  “如果没有中国便宜、高质量的组件,如美国、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大多数光伏岗位或许就不存在了。”施睿表示,“Wirsol Solar在近几年中只从尚德和英利采购组件,以显示中国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刘佳勇实在难像施睿这般乐观。“从过往服装、皮鞋、小家电等行业的情况来看,一个国家针对中国商品的双反一成功,其他国家肯定跟风。”刘佳勇说。

  他表示,去年德国一些光伏企业的倒闭,可能刺激德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双反。“各国的GDP很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制造业的税收,打击中国企业、保住本国企业,间接上可能增加国库的收入。”

  “我们将和福能一起,广泛联络因中国光伏受益的全球企业,联合专业媒体、协会、展会机构,在慕尼黑Intersolar和7月北美展会发放是否支持双反投票问卷,放置投票箱,展开网上投票,反映最真实的声音和力量!”德国拜尔光伏公司、德国拜尔光热发电公司董事长王学军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