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浙江光伏企业遭“有锅无米”尴尬

浙江光伏企业遭“有锅无米”尴尬

—— 三成企业面临淘汰
作者: 时间:2011-05-05 来源:杭州日报 收藏

  三成企业将面临淘汰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9262.htm

  “今年的形势非常严峻,很多企业都面临无单可接的尴尬境地。”杭州福斯特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华无奈地表示,在这种大环境下,公司原本的上市计划只能往后推迟。

  有数据显示,浙江企业剧增之后,产能已由去年的1.6GW上升到3GW。而从目前浙江企业拿到的国际订单情况来看,今年的订单总量应该与去年持平。这也就意味着,将出现约47%产能过剩的情况。

  产能成倍增长,国际市场饱和,面对这种形势,更多的光伏企业只能押宝国内光伏市场尽快启动。沈福鑫表示,国内光伏市场预计在明后年将全面启动。特别是日本核危机后,国家能源部门已经调整了我国光伏产业的规划,将2020年20GW的目标调整为50GW。

  对此,一位太阳能行业的分析师表示,如果真的能兑现这个目标,平均每年5GW的装机容量,相比2009年的0.2GW、2010年的0.5GW,总量已不小,这对国内光伏产能的释放将有莫大助益。

  然而,打开国内光伏市场在短期内恐怕仍然不现实。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央企进入光伏产业,浙江许多“小打小闹”的企业根本没有拿到订单的可能。

  “我们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全省有三成光伏企业将面临淘汰的可能。”沈福鑫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