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物联网与传感器 > 业界动态 > 物联网要发展 标准需先行

物联网要发展 标准需先行

—— 探索自主与融合并行之道
作者: 时间:2010-12-07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收藏

  杭州筑“一网三区”冲击产业新高地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5272.htm

  在经济发展史上,有一个抹不去的关键词,那就是

  什么是,简单点说,物联网就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它是互联网的延伸,比如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等。

  如果说未来的物联网市场是一个万亿级的蛋糕,那么杭州一开始就从技术、业务应用等各方面瞄准了这块“蛋糕”。作为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杭州位居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

  各国瞄准的“产业高地”

  通过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物物相连的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之后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自1999年麻省理工自动标识中心提出物联网概念以来,10年间它得到了蓬勃发展,并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

  2009年,物联网产业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未来战略发展新重点:欧盟发布“物联网—欧盟行动计划”并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与物联网模型》等意见书;日本制定i-Japan计划,旨在实现“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将“智慧地球”概念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

  2009年可谓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元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叫感知中国中心。11月,温家宝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将物联网/传感网列入五大必争产业制高点之一。

  仅在2009年当年,我国就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几十个与物联网相关的产业园遍布大江南北,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同时涌现出十大物联网产业联盟。

  2010年11月中旬,首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召开。据会议正式发布的新华社《2009-2010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1716亿元,2010年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0%,市场的前景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

  杭州大举进军“千亿市场”

  长三角地区对物联网产业热情如火。杭州市近日发布《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提出,到2012年杭州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产值500亿元,并在2015年扩大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这是继无锡、上海之后,又一长三角城市出台物联网规划。根据同期发布的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目录,海康威视、银江股份、东方通信、浙大网新等公司将承担其中部分项目,共同分享物联网蛋糕。

  根据《规划》,杭州市将重点推进智能城市、智能生活、智能“两化”和智能环境监控等四大试点示范工程,并将产业发展重点放在先进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传输、数据存储与分析决策,物联网系统集成及标准化推广和关键支撑四大领域。目标是将物联网产业培育成为具有战略性地位的新兴产业和未来的支柱产业,将杭州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物联网示范城市和物联网经济强市,并依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分布状况,以杭州高新区为核心区,以主城区及萧山、余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为支撑区,以其他五县(市)为拓展区,全力构建完整产业链,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一网三区”联网产业发展格局。

  为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杭州将设立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研发项目和示范应用项目建设。同时,根据财政收支状况与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杭州还将逐步增加物联网专项资金规模预算,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市、区(县)两级财政资金向物联网企业倾斜。

  此外,杭州鼓励物联网企业上市融资。《规划》明确表示,将积极帮助拟上市企业做好上市融资工作,切实推动物联网企业到国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

  苏州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电能服务平台”

  近日,从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苏州现场会获知,苏州建设的“电能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在用户侧配电枢纽和重要用电设备上安装电能传感器,能够采集电能、电力、温度等实时数据并传送至系统平台,再经由电能专家管理系统开展分析、诊断,最终能够为企业提供电能管理整套解决方案。

  据悉,活动吸引了来自华北、华东、南方电力集团逾百位专家学者,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利用价格杠杆、专项资金、能效电厂这“三把刀”求解“既不能限电又要节能减排”的行业困局。目前,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已纷纷通过该平台建立虚拟“能效电厂”。

  苏州市经信委官员表示,电能服务平台是服务“智能电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它可降低用户的电能管理一次性投资成本,帮助企业电能管理迅速步入“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专业化”时代。从已实施的情况来看,企业平均节约用电成本均在5%以上。如南野金属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单位产品用电成本降低在8%以上,投入回收期不到半年;春焱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通过优化电能管理降低单产用电成本10%以上。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