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物联网与传感器 > 业界动态 > 物联网要发展 标准需先行

物联网要发展 标准需先行

—— 探索自主与融合并行之道
作者: 时间:2010-12-07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收藏

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的相互结合,中国既要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努力争取将我国自主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或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纳入国际相关标准中,同时还要允许国际通用行业标准与特定领域自主标准共生共荣。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5272.htm

  张琪介绍,基于上述共识,我国12个部委和23个已有的标准工作组联合起来于2010年6月成立了中国标准联合工作组。张琪表示: “联合工作组首先要搭建中国体系架构,然后分析研究哪些物联网标准急需提前制定,最后才是分工合作,这其中涉及物联网技术框架、物联网支撑技术、物联网产业体系等相关工作。”

  据悉,目前我国已经成立的联合工作组正致力于实现10项目标:一是提出标准战略、建立国家物联网标准体系,研制相关标准(、传感器网、物联网、移动支付);二是确定需要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明确产业链建设的重点内容,抢占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三是研究物联网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四是确定应用开发与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研发中心和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建设;五是建立物联网相关行业应用的区域发展工程研究中心与示范基地;六是明确国际合作的重点与内容,开展跨国应用示范项目的合作;七是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与推广机制的建立;八是智慧地球、感知中国,与物联网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措施;九是相关政策制定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十是基于和物联网应用的物(产)品编码体系建设、数据库建设及基于物品的网上检索系统建设与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

  产业透析

  物联网产业链尚未形成 期待成熟商业模式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力,物联网的吸引力不容置疑。2010年11月23日,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逆市涨停。分析人士指出,新大陆属于物联网概念股,是国内惟一掌握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厂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行业内预计,未来两三年,物联网概念企业将会密集上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成熟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有专家指出,只有将物联网技术转化为应用才具备实际市场前景。

  “疯狂”的物联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王忠宏近日表示,未来10年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的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产出8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500万个。

  物联网产业的美好前景使得物联网相关个股出现普涨。然而,物联网究竟是什么?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认为,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的一个社会信息化系统工程。传感层以二维码、RFID、读写器、传感器为主;传输层包括互联网、广电网和通信网等;应用层则包括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包括手机等终端。

  行业普遍认为,物联网的投资机会主要存在于传感层和应用层,传输层由于通信网络、广电网络市场已经成熟,投资机会相对较少。有投资人士指出,如果划分物联网的产值规模,传感层大概占10%,传输层占30%左右,应用层约占60%。

  RFID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去年我国RFID产值达85亿元,今年有望超过120亿元。”张琪在全球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暨投资峰会上介绍,在物联网RFID应用方面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邦普光电企业集团副总经理刘建新认为,一个行业不可能只拥有一两家上市公司,今后将有大量的物联网概念企业上市。目前,集团下属有十几个公司针对不同行业生产二维码和芯片,市场的销售情况很好,今年已经实现了3个多亿的销售,集团计划在2012年上市。

  应用能力决定市场前景

  目前在铁路、交通、电力、治安、石化、卫生医疗、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物联网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并出现车联网、数字城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多种概念。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用还只存在个别项目试点。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潘立华介绍,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片段应用,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由片段性的项目应用走向行业的整体应用。

  刘建新认为,物联网最终的实现会通过两种路径,一种是生产RFID、二维码、芯片等产品的厂商在技术推动下推出相关产品从而促进行业应用,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应用层的发展促使感知层技术革新。“在行业内,目前同时存在这两种方式,不过国家更倾向于由应用层来推动感知层技术的革新和产品推广”。

  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很多企业纷纷打出物联网概念,但实际上并不具备行业发展前景,这些公司在向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申请专项补贴时也会遇到困难。

  目前制约物联网发展的障碍,一方面在于物联网尚属于新兴概念,对于新生事物的认识和市场推广都需要一个过程,另一原因就是发展物联网的行业应用需要考虑成本因素。潘立华表示,实现应用物联网需要更换大量的设备,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潘立华认为,实现单个行业内的物联网应用至少需要3年左右,普及物联网的使用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还有投资人士认为,要实现物联网的全行业运用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