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市场分析 > 3D技术演进多变

3D技术演进多变

—— 主动式暂居上风
作者: 时间:2010-12-05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不过,一些业界厂商认为,随着偏振式电视面板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和技术的改进,偏振式立体技术将在明年成为主流技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5209.htm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彭双浪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友达已经与多家彩电企业进行了合作,虽然目前市面上偏光式产品较少,但是我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裸眼式最终会胜出

  虽然主动快门式和偏振光式各有利弊,但是裸眼技术逐渐表现出赶超之势。记者了解到,目前推出裸眼手机和裸眼显示器的厂商越来越多,电视方面,包括TCL和京东方都推出了裸眼3D电视产品。

  “3D显示技术的方式很多,主要有色差眼镜式、偏振眼镜式、主动快门眼镜式以及裸眼式等。目前市场上很多企业都在推主动快门眼镜式和偏振眼镜式3D电视,但从舒适性的角度考虑,3D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三维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裸眼式将是未来3D技术的主要显示方式。”天津三维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昌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当然,目前裸眼技术电视整体尚处在研发阶段。据了解,目前3D影院一般采用偏振眼镜式3D显示技术,彩电企业一般采用主动快门眼镜式技术,一旦明年3D电视市场放量,在短期内主动快门式势必抢占主动权。

  反之,偏振光式在成本进一步降低、技术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也极具产业化前景。而目前,推出裸眼3D电视的企业并不多,记者了解到,目前推出裸眼电视的基本是一些二三线技术厂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的持续力不够。

  此外,裸眼3D电视量产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以京东方近日发布的46英寸裸眼3D电视为例,其售价高达18.8万元。

  据悉,裸眼电视尺寸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成本是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是采用裸眼3D技术的显示器必须是工业显示器,制作工艺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器有很大区别;二是3D电视的贴膜虽然制造容易,但要保证“点对点”对应贴膜却存在很大的技术难题,目前还没有办法进入工业量产阶段,所以生产电视的时间成本较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3D LE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