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力行挟千亿元攻入薄膜太阳能
目前多晶硅电池的主要材料多晶硅,价格已从2008年第三季的每公斤五百美元天价,降到去年的每公斤五十美元,降幅达90%;连带多晶硅电池价格也大幅往下调降,目前多晶硅电池每瓦约1.3美元,价格竞争力远超过薄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0780.htm而相比于多晶硅电池基本已经可以保证二十年的使用期限,大部分的客户对于薄膜电池是否能保证使用二十年都还存有疑虑,这也阻碍了薄膜电池市场化的脚步。而且台积电早已经入股茂迪,掌握了多晶硅电池的生产,在这时机,台积电为何选在此时切入薄膜太阳能电池?
台积电的思考仍在于“技术的长远性投资”和“市场的最终使用考虑”。某创投业者表示,“太阳能电池产品,最终仍必须回归到物理特性。”多晶硅太阳能虽然技术成熟,普遍转换率已经达到16%以上,但不可讳言,转换率的极限也就在20%上下。
另外,多晶硅电池必须在强烈日照地区才能充分发挥,北欧这些低强度日照国家,就不适合使用多晶硅电池。
薄膜电池刚好相反,虽然量产技术不成熟,但物理极限远高于多晶硅电池,实验室的转换率早已突破20%以上;而且低日照也能使用,宇通光能甚至发展出在月光亮度也能发电的技术。
但相对于市场上还有更成熟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例如硅薄膜已可以做到一○%的转换率,但台积电为何选择难度更高的CIGS薄膜,宇通董事长蔡进耀直言:“台积电不做me too的生意。”蔡进耀分析,硅薄膜的制程与TFT LCD类似,如果友达切入薄膜,绝对有能力以TFT的制程提升:“如果台积电也走硅薄膜制程,很难后发先至赶在友达之前。”以台积电的立场,要做就要做台湾第一和全世界第一,所以才会挑战CIGS薄膜这项高难度的技术。
成立于06年的Stion,年产能仅五百万瓦,在业界的确不算老字号公司,工研院分析师王孟杰表示:“Stion创始者的技术背景与Solar Frontier类似,都是CIGS这一脉相关的背景。”虽然Solar Frontier是全球少数能量产CIGS薄膜电池的公司,但Stion的技术是否能直追Solar Frontier,业者多持保留态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