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光伏两大联盟求解差异化生存

光伏两大联盟求解差异化生存

作者: 时间:2010-05-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两大联盟异同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9360.htm

  工信部指导下的联盟于2009年9月开始进入正式筹备阶段,而彼时正是科技部主导下的技术创新联盟创立时期;而先前关于“是否过剩”,两个部委亦有不同论述,由此引发两大联盟功能存在重叠的争议。

  “但如果细读两个部委的文件,你会发现其实一点都不冲突。”姚峰称,工信部认为,如果规划产能全部实现,那么存在过剩;科技部则认为,如果以高端产能而论,并不存在过剩,“两大部委只是论述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就两大联盟的加入者而言,同时加入两大联盟的企业有赛维LDK、洛阳中硅、江苏中能、新光硅业、重庆大全、峨眉半导体、顺大,而亚洲硅业和无锡中彩则只参加了技术创新联盟,浙江昱辉、交大泰阳等企业则两个联盟均不参与,选择了观望。

  姚峰认为,联盟成立之初,或有一些企业未能整理好加入文件,或是存在疑虑,“但这是一个开放式联盟,都会欢迎符合条件的新晋者”。就两大联盟的关系而言,联盟更注重产业发展,从市场准入、监管、引导、规划等角度去考虑,而多晶硅技术创新联盟更细化到具体技术的革新,如同一个学生可同时参加学校内的舞蹈学会与交谊舞协会,“两者并不矛盾”。

  吕锦标对此表示认同,“我们是两个联盟都参与”。然则参与所用的企业不同,参与科技部主导联盟的为江苏中能,主打多晶硅牌,“加入联盟的,则是母公司协鑫硅业,意即将硅料、硅片、电站三块一起拉入,与同行一起分享三个产业的经验”。

  与行业协会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机构做对比,多位光伏人士认为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中钢协从冶金部被撤了之后,分化出来的一个机构,是行政权力消弱的一个过渡,同时因为钢铁是国有的,关系国际民生,所以行政痕迹会明显些。”前述光伏人士分析,协会与联盟不一样,协会是民政部备案,是政府团体,联盟是政府指导,企业自发的一个组织。“像太阳能行业,行业的投资、出资人是充分市场化与全球化的,不适合成立与中钢协类似的机构”,但在谈判人才储备、市场经验等方面更具优势。

  记者获悉,两大联盟仅是平台性质,并不具备法人资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光伏 多晶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