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业界动态 > 发改委20亿扶持“上游的上游”

发改委20亿扶持“上游的上游”

作者: 时间:2010-05-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艰难的国产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9104.htm

  对于在建的高世代和等离子面板企业来说,其寻求上游配套企业就近建厂的努力并不容易实现,而国产彩电产业转型的主体——长虹、TCL等产业巨头也对此头痛不已。

  记者了解到,虽然经过与彩虹集团的联合研发,虹欧等离子面板一期工程今年1月实现量产,但是在上游的配套领域目前双方的突破依然局限在荧光粉、滤光膜等领域,在玻璃基板、感光电极浆料上依然要完全进口。

  长虹集团副总裁巫英坚表示,“虽然绵阳市和长虹都为引进配套产业作了努力,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项目引进还是自主研发的效果都不太好,尤其很多上游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对技术转让和联合研发持排斥态度。”

  本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这次发改委将联合工信部给自主创新的面板上游配套产业以20亿元的引导资金扶持,而同时对于引进项目给予税收等政策优惠,但从目前来看国内的企业,如方正、中芯国际[0.65 0.00%]、乐凯等的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

  据介绍,目前华星光电已与世界领先的玻璃厂商旭硝子和康宁进行了详细的交流,计划在深圳先建设一个玻璃加工后段工序,以后再视情况投资玻璃炉等前段工序。

  TCL集团[3.96 -0.75%]董事长李东生表示,“玻璃基板项目2011年前肯定会在广东落地,但是在广州还是深圳目前还不清楚。”

  对此,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search中国区市场总监张兵表示,“无论是谁来投资,国内上游的自主创新如果不能具备前瞻性的话,其依然将面临着落后的风险。”

  聚焦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搭建液晶和等离子面板上游配套产业链的同时,发改委这次出台的文件还瞄准了AM-技术,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重点突破AM等新一代显示技术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形成产业化能力,主要包括AMOLED的基板技术、真空镀膜技术、薄膜封装技术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包括维信诺、彩虹、长虹虹视、深天马、京东方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开始布局OLED面板领域,目前的总投资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而且个别企业已经开始准备投资4.5代大屏化的OLED面板。

  对于国内出现的OLED面板投资热潮,TCL集团[3.96 -0.75%]高级副总裁贺成明表示,“目前液晶面板依然是全球最主流的显示技术,其生命周期将由上游投资企业和市场共同决定,而第三代显示技术目前依然有OLED、电子纸、激光电视、LCOS投影电视等多种技术在研发中竞争,目前还没有哪种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取代液晶的程度。”

  据悉,OLED面板目前依然主要使用在手机、GPS、MP4等数码产品领域,虽然三星、索尼曾尝试在本国市场推出12英寸的OLED电视,但是由于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问题,索尼去年底已经停产了OLED电视。

  索尼集团全球BD&3D战略负责人岛津彰表示,“从目前来看OLED是第三代显示技术还为时尚早,在第二代显示技术初期也存在液晶、等离子和SED等技术的竞争,而液晶经过近10年努力才成为主流,OLED目前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