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勤俭:抓住两化融合机遇 加快建设电子强国
本报讯记者胡春民报道:1月14日-15日,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会议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做题为《宏观经济政策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做了题为《围绕结构调整主线,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振兴》的工作报告。大会开幕式由部办公厅副主任陶少华主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5296.htm在本次工作会上,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副司长赵波、副巡视员王勃华分别就“核高基”重大专项实施进展与思路、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及彩电业转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做了专题报告。中国电子、大唐电信、彩虹集团、华为、联想集团、盈富泰克等企业负责人做了经验交流,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围绕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热点技术做了报告。
娄勤俭在讲话中说,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平稳发展,中央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产业的发展振兴。目前,产业已走出低谷,逐步回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将进入平稳运行期。短期来说,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但产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从长远看,电子信息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他强调,要充分认识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有力证明了信息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指出的,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娄勤俭强调,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产业,依然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是两化融合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改善民生及扩大消费的重要领域。
娄勤俭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脆弱而不稳定,外需恢复缓慢;二是贸易保护倾向加剧,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恶化;三是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影响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新形势下更加凸显。他说,虽然面临诸多不利条件,电子信息产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而高速发展。在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创新仍将在产业的复苏中发挥重大作用,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驱动力。
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速度持续加快,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将催生出一批新增长点;绿色信息技术加速发展,产业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两化融合极大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各类信息技术产业间将加快融合渗透。
娄勤俭提出了我国电子信息行业2010年及“十二五”工作的总体思路。他说,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电子信息行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工业和信息化全行业的总体部署,坚持一条主线,把握两个着力,实现三个结合,抓好五大任务,加快推动产业由大变强,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产品、装备、系统及服务支持。
坚持一条主线:就是要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推动骨干产业升级,做大核心基础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领域,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区域集中,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特色更为明晰的产业集聚区和优势竞争区。
把握两个着力:一是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坚持以用兴业的发展方针,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开拓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