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中国多晶硅产业出现“产能虚拟过剩”

中国多晶硅产业出现“产能虚拟过剩”

作者: 时间:2009-12-28 来源:新华网 收藏

  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各地对的投资逐步升温,截至目前已建成产能接近5万吨。然而,建成产能与合格产量出现巨大反差,全行业出现“产能虚拟过剩”。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2155.htm

  中国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江苏中能硅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解释说:“目前,国内量产的多晶硅项目绝大多数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类似于大型化工企业,投产和达产完全是两回事,运行一年半后能达产就不错了。除了2008年以前投产的少数几个项目今年达到60%-80%的达产率外,其他今年投产,甚至一大部分是下半年或年底投产的项目就没有多少产量。”

  中电是中国主要的电池片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方绍也表示:“尽管国内多晶硅产能早就超过了下游企业的需求量,但实际产量不足。国内电池片生产环节所消耗的多晶硅中,进口产品仍占有相当比例。”

  据业内人士介绍,生产线的系统集成效率、模块技术、还原炉和精馏塔等重要设备的设计优化以及副产物的闭环利用是否干净等,都直接影响其达产时间和达产率。再加上今年多晶硅价格跳水,成本与市场销售价格倒挂的项目为减少亏损停产或减产,今年中国的多晶硅产量将不会突破15000吨。

  今年估计中国消耗多晶硅将近3万吨。当前技术水平下产业对多晶的需求约为7.5公斤/千瓦。今年中国的电池组件产量约为2600兆瓦,消耗多晶硅约19500吨。除组件外,中国企业直接出口了大量硅片和电池片,消耗多晶硅10000多吨。

  各大企业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宣布投产的多晶硅千吨级以上大型项目主要有:江苏中能18000吨产能、江西赛维5000吨产能、洛阳中硅3000吨产能、青海亚洲硅业1000吨产能、扬州顺大1500吨产能、宁厦阳光1500吨产能、河北英利3000吨产能、浙江中宁硅业1500吨产能、以新光硅业为首的四川省6个项目13000吨产能。上述项目的累计产能已达到47500吨。



关键词: 多晶硅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