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广电NEC期待重生
对于托管方上海天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恢复上广电NEC的生产。这不是那么简单。上海天马的4.5代线以生产中小尺寸的屏为主,上广电 NEC的五代线主要用来生产显示器。TFT-LCD生产线以第五代线为分割点,五代线和五代线以下的TFT-LCD生产线具有截然不同的市场特性,投资额、技术特点、商业模式以及客户关系均有差异。上海天马如何用4.5代线的管理模式运作五代线?这是一大考验。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2011.htm未来,上海是否继续发展液晶面板产业?
从产业的特点上说,液晶面板产业需要滚动式的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从机制上讲,国有企业的模式未必最有效率。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说:“上海如果继续发展高世代线液晶面板产业,国有企业的模式以及依靠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渠道是不行的。”
深天马11月9日发布公告,拟定向发行A股股份购买四家机构合计持有的上海天马70%的股权——具体是深天马的控股股东深圳中航集团的21%,上海张江集团的20%,上海国资委的19%,以及上海工业投资集团的10%。这显示,深天马作为上市公司,未来可能成为两家面板厂家的融资平台。
与此同时,建立起健全的液晶面板产业链十分重要。目前生产TFT-LCD的原材料80%都来自进口,使得毛利率大打折扣。国内生产的玻璃和彩膜还达不到要求,玻璃基板和彩膜的核心原材料仍需依赖进口。偏光板、LCD(液晶)、薄膜亦需要进口。
在当前液晶面板产品变得极度紧俏、全国大力上马液晶生产线的形势下,上广电NEC的失败尤其值得注意。上广电NEC一位高层向《财经》记者感叹道:“政府应该加大对TFT-LCD产业链的研究,把五代线的失败弄清楚,而不是盲目投资生产线、扩大产能。”
从台湾产业经验来看,1995年、1996年,台湾出现了五家面板厂商,经过优胜劣汰,剩下友达光电(AUO)和奇美电子(CMO)两家称雄。台湾的面板厂商最初也是技术转让,第二阶段是消化和吸收,第三个阶段是发展更新的自主技术。
全球平面显示产业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经理谢勤益对《财经》记者说:“台湾的面板厂商在第二阶段就摆脱了对技术母体的依赖。相信台湾厂商能够做的,大陆也是能够做的。当然,在经济大环境恶劣的形势下,有的面板厂商无力持续投资,所以只能放弃或者被合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