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多晶硅:解决目前行业面临高能耗等问题是关键

多晶硅:解决目前行业面临高能耗等问题是关键

作者: 时间:2009-12-08 来源:和讯网 收藏

  虽然产能过剩,但由于生产工艺成熟度和稳定性差,我国许多企业却“不敢”购买国内的产品,还大量依赖进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0761.htm

  提高全行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综合竞争力,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对先进多晶硅生产技术严格封锁,加大研发投入成为我们的唯一选择。对此,《若干意见》已提出,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目前我国对多晶硅领域的科研投入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政策落地的关键,还是需要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

  从原料到,延长产业链以降本增效

  《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延伸产业链。石定寰认为,主动延长产业链有利于多晶硅企业降低成本、共担风险,也是多晶硅行业调整结构的重要方向。

  通过投资建设和兼并重组,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打造“每一环都很强的产业链”,并且初见收获。

  以天威为例。在与天威硅业所在地相邻的双流县,天威集团投资控股的一家太阳能企业天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年产能达到120兆瓦/年。距离很近又同属天威集团的天威四川硅业,自然成为天威新能源原料供应商的首选。

  天威集团总经理助理郭爱华告诉记者,到2015年左右,天威新能源的光伏电池将至少达到1000兆瓦/年的产能,每年需要原料多晶硅7500吨。“到那时,天威硅业会成为天威新能源最重要的原料保障。而新能源也将成为硅业最稳定的下游企业。”

  天威很早就开始千方百计参股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目前,从原料、组建到光伏电池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垂直产业链的降低成本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据估算,产业链可以使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降低5%,毛利率达到15%。在目前平均毛利率不足10%的光伏行业,这是相当可观的。

  理性看待产能过剩,合理的上网电价成为启动国内需求关键

  “多晶硅产能过剩只是暂时的相对过剩。”石定寰表示,当前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必然趋势。从长远看,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此外,对多晶硅产业数字上的“过剩”应当理性分析。目前在建的8万吨产能更多是设计产能,真正达产,需要5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

  业界普遍认为,如何尽快启动庞大的国内光伏市场,将成为多晶硅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金太阳工程”和“太阳能屋顶计划”等针对太阳能光伏行业的财政支持计划,这些措施有力拉动了国内需求。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将安排 294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初步测算工程总投资近200亿元。

  “仅仅有财政的支持并不够,电站建了但不发电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金属结构协会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会长姚兵认为,要从根本上启动国内市场,关键还是要落实上网电价政策。

  “欧洲市场之所以好,就是因为多数国家都实施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政策。”姚兵介绍,我国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当务之急是如何按照“合理成本”加上“合理利润”来确定上网电价。

  “一旦太阳能发电项目能盈利,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会大增。光伏产业的国内需求被激发出来,产能得以消化,企业也会更加主动提升技术水平,整个产业链都能健康发展。”天威集团总经理丁强告诉记者。

红外热像仪相关文章:红外热像仪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光伏 多晶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