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 > 博客 > 撤限制、给任务:商业航天咋“起飞”

撤限制、给任务:商业航天咋“起飞”

发布人: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1-03-17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民间资本开始涌入航天领域,商业性质的航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这些看似发展迅速的商业航天企业,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近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对《中国科学报》如是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吴季调研了一些商业航天企业。到2019年,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商业性质的航天企业数量已经接近200家,其中蓝箭航天等与运载火箭相关的企业有近10家,天仪研究院等卫星生产企业超过20家,航天驭星等民营卫星测控企业有8家。


调研中,他发现了3个问题:一是部分初创企业融资开始出现困难,投资人投资信心下降;二是行业还是以政府需求为主,市场需求仍不明显;三是企业研制和生产环节创新不够,大部分企业缺少自己的创新。


此外,商业航天企业负责人们也向吴季表达了一些他们的诉求。


例如,他们希望政府对频率、轨位、分辨率进一步实施开放政策,不要对商业航天企业的技术前沿和业务范围进行不必要的限制,允许他们与国企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对国家任务,如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等,在确保国企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同时,将部分任务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开放给商业航天企业。


对比美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吴季发现,美国航天任务的来源主要已处于政府和纯商业性质的市场对半状态,承担任务的研制方主要是大型国企和新兴的商业航天企业两类。


“近年来,美国政府进一步大力推进商业航天的发展,继续将国家任务开放给民企承担,并允许国家设施如空间站接待太空旅游者。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努力激励民资企业探索新的纯民用航天市场,如太空旅游。在遥感领域,美国也消除了民资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吴季说。


他预测,美国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将帮助美国企业在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数据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美国采取的这些管理方式,极大地增加了美国航天领域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航天成本居高不下的老大难问题和商业航天企业缺少稳定的政府需求与扶持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吴季建议,由国家牵头出台一个全面完整地阐述商业航天政策的指导性文件,作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指导大纲。


在所有政府投入的航天任务中,允许民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参与竞争,在技术能力、质量保证和成本等综合评估后,给予其一定比例的国家任务。


此外,吴季还建议,在频率分配、卫星轨位、空间分辨率等方面对民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取消限制,允许它们采用创新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进一步开放国家任务获取的数据,激励民资商业航天应用企业探索新的卫星应用领域,扩大纯民用的卫星应用市场。


对民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开放载人航天领域,推动太空旅游业的发展。


对民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开放月球和小行星资源开发与探测,激励创新,推动商业航天不失时机地向月球和深空发展。


“这些政策和措施如果能够实施,我相信一定会推动我国航天事业更快和更好地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兴领域。”吴季说。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模拟电路相关文章:模拟电路基础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