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 > 博客 > 边缘计算“新十问”来袭,边缘计算产业未来可期!

边缘计算“新十问”来袭,边缘计算产业未来可期!

发布人:szutek 时间:2020-12-07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2018年的边缘计算技术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就提出了关于边缘计算的十个问题,直戳技术演进与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引起行业内巨大反响。伴随着智能化应用的普及与深入,边缘计算这一概念越来越为人熟知,甚至在工业制造、智能交通、数字能源、智慧城市等众多应用场景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过去两年中,边缘计算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场参与者也是越来越多。


11月5日,中国移动在京举办“5G+E”网边融合技术峰会,现场吸引5G、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学者近200人参会,在线观看会议直播的观众超过7万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中国移动‘5G+E’网边融合技术峰会”上对于边缘计算应用技术与场景提出了10个问题,这也是他继两年前的“十问边缘计算”之后再一次对边缘计算表现出了公开关注。

 1.jpg

1、边缘计算“新十问”是什么?

在会上,邬贺铨院士提出了“边缘计算在哪里”、“何谓多接入”、“MEC(边缘计算技术)是边缘云吗”、“MEC与CDN和DC的异同?”、“MEC计算什么?”、“MEC如何发现服务与配置?”、“MEC的业务规划从哪里来?”、“计算能力如何在云端配置?”、“云边端计算能力如何协同?”、“MEC有定式吗?”等10个问题,并对其做了相关解释。在邬院士看来,未来边云协同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甚至还列举了多个人脸识别、智慧城市的应用实例加以佐证。 

 2.jpg


2、边缘计算技术体系已有雏形,市场初具规模。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在2019年第三季度发布的数据报告中提到,2022年边缘计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7.2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必然会孕育自己的技术、架构和生态规则,而ECC(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发布的“边缘计算2.0定义”则明确了这种趋势的必然性。不难看出,边缘计算将会逐渐成为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使能,成为OT/IT/CT产业链未来的主要产品研发和业务布局方向,拥抱边缘计算已经势在必行。


智慧城市是边缘计算发挥价值的重要阵地。这一点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在拍摄车辆违章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天眼系统抓到犯罪分子;人脸识别已经深入交通领域,机场、火车站等安检设备,并能实现秒级响应;出行扫码已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操作,政府可以根据人流量变化实现更好的疫情管控。


除此之外,包括运营商、电力能源、云游戏等许多领域都有边缘计算的用武之地,比如中国移动就已经将边缘计算上升为公司战略与5G并列,推动中国移动未来从管道经营扩展到算力经营;而美国电信公司AT&T也将边缘计算定位其5G战略三大支柱之一,通过开源加快边缘计算生态建设和商用部署。

 

3、借“新基建”春风,边缘计算未来可期

今年两会,“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此也让“边缘计算”成为行业热词,不少权威分析机构也非常看好边缘计算对于未来新基建发展的推动作用。今年6月,毕马威在其发布的《5G边缘计算的价值机遇》报告中明确指出,工业化制造、互联医疗保健、智能运输、环境监控、游戏等五大行业在连接性、软件、硬件和服务领域的合并市场总值将超过50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边缘计算将面对毫不逊色于云计算的广阔市场。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证明了边缘计算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创下,企业实施数字化的紧迫性从未如此强烈,而中国作为率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已经在数字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由此也能看出边缘计算对于内循环经济的拉动作用。

3.jpg

而边缘计算为工业制造带来的提升也会反所用于外循环方面。我们知道,尽管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中国制造占据着较大的全球市场份额,但这仅针对中低端产业领域而言。对于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高端,中国制造始终竞争乏力。不过在实现数字化之后,无论是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还是技术化含量,都相对于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这种能力也会对外实现输出,从原本的品种优势转换为品质优势、从成本优势转换为技术优势、从速度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实现内外循环的共同提升。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