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尚德:光伏融冰的希望在中国

尚德:光伏融冰的希望在中国

作者: 时间:2009-08-04 来源:中财网 收藏

  七月初的一个周末,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寂寞空旷。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6851.htm

  位于新华路9号的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纽约交易所代码:STP,下称),一辆挂着"蒙"字车牌的奥迪牌轿车缓缓驶入公司正门,三位健硕的北方男子犹豫地走下车,四处张望,此时,公务接待部经理杨智平快步迎上前,热情地握着他们的手。

  无锡刚刚走出梅雨季的空气,热得发烫,一如杨智平含笑的眼神。而从北方男子那黝黑的皮肤里,他仿佛嗅到了太阳的味道。

  中国北方辽阔天空的太阳,正照耀巨头尚德走出阴霾。宁夏、内蒙古成了尚德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施正荣最近出差最常去的地方。但是,他更需要政策。

  "政策,一样是政策,尚德要发展需要的是市场,市场就需要政策的支持"。在接受《投资者报》专访的时候,施正荣没有任何犹豫,短促、连续的三个"政策"之间也未作丝毫停顿。

  这是一个靠政策推动的行业,只不过金融危机前,更多依靠的是欧美国家和日本的高额补贴政策,现在,施正荣们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国。

  "给胡锦涛写封信?嗯,这是个好主意"。言语间流露出这位"阳光首富"的胆识和自信。

  因政策起家

  当施正荣2000年怀揣40万美元回国创业的时候,一定没有料到2008年的冬天会是如此寒冷。

  除了在澳洲的两年薪水外,施正荣带回来的还有他个人持有的10多项电池发明专利。"当时是要什么没什么,就凭着一腔热血。"这一腔热血融化在长达210页的商业计划书里。施正荣辗转中国各地,不停地游说与演讲,直到遇见无锡市有关部门。双方一拍即合。2001年5月,尚德宣告成立,生产发电组件。

  2002年,当施正荣建成尚德第一条10兆瓦电池生产线时,其产能相当于此前中国太阳能电池4年的总和,并将中国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水平提高了15年。

  随后的两年,是尚德持续扩产的两年,也是太阳能行业在全球快速发展的两年。据统计,世界发电规模从1995年的80万兆瓦增加到2004年的1194万兆瓦,增长了15倍,其中仅2004年的增长率就高达60%。

  2004年,法国里昂证券(亚洲)以"火热的太阳能"为题,发布了行业报告,称太阳能行业在"咝咝发热",并认为"尽管它正在升空,但一点也不像泡沫,而是一个坚实可靠的投资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尚德 光伏 太阳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