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究竟有多长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究竟有多长

作者:时间:2008-02-22来源:环球光伏网 收藏

  对于全球光伏产业而言,如果说世界各国新能源政策是这一新兴朝阳产业快速崛起的发动机,高新技术则可以说是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助产婆。很显然,在技术开发、产业发展与政策方向均已明确的前提下,对于那些力图进军光伏产业捕捉商机的众多国内企业来说,清楚认识并了解整个光伏产业生态、投资规模与技术要求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9109.htm

  上游:拥硅者为王

  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高纯度硅料(纯度在99.9999%以上)是尚德等光伏企业生产电池所需要的核心原料。因此,高纯度硅料的开采、提炼和生产也就成为光伏产业集群中最上游的产业。目前,尽管中国的硅原料矿藏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硅本身也是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矿藏之一),但因用于电池生产硅料的主要是单晶硅和多晶硅,它们是通过不同的提炼方式从硅原料中提炼而成,而中国现有的硅原料原始提炼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最高提炼水平只能达到99.5%),导致国内尚德、天威英利等电池生产企业所需原材料绝大多数需要从国外进口。如此一来,不仅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更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向上游环节发展难以逾越的“瓶颈”。

  由于满足太阳能电池生产需要的高纯度硅生产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加之高纯度硅料也可用于军事工业,从而使引进此项核心技术非常困难。同时,从投资角度来看,一个1000吨左右的多晶硅生产线,就如同一个中型的现代石化公司,不仅工程设计复杂,耗电量高(年产千吨多晶硅的生产线需要的供电装机容量为9.8万kw,年总用电量为2.5亿千瓦时),而且在国内的总投资更是高达10亿元,而1000吨/年目前也是全球公认的高纯度硅料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更为重要的是,进入这一产业最重要的门槛并不是资本,而是技术。

  另据了解,我国硅料工业虽然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消耗大、成本高,绝大部分企业因亏损而相继停产或转产,到2004年只剩下峨眉半导体材料厂和洛阳单晶硅有限公司两家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仅为100吨/年,满足太阳能电池生产需要的硅料实际产量只有80吨。专家预计,2010年我国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硅料需求将达到4365吨,2015年为1.62万吨。若不以自主知识产权改变国内多晶硅的生产现状,我国硅料工业受制于国际市场的状况将无法改变,这将危及我国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在各国新能源政策的合力推动下,光伏产业近5年的迅猛发展已导致满足太阳能级硅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市场价格更是一路高歌:2003年每公斤24美元,2004年涨到32美元,2005年底更是蹿升至80美元左右。因此,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上游的原材料对太阳能电池企业的重要性就如同“粮食”一样。市场分析人士甚至断言:“对于太阳能电池公司来说,目前甚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关键不是生产能力与销售问题,而是是否有足够的原材料供应。”

  事实上,尚德公司在去年纽交所IPO的上市路演过程中,境外投资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2006年的原材料落实了没有?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更是明确显示,其所募集的近4亿美元现金中,将有1亿美元用于购买原材料或者预付定金,以期能进一步控制原材料。

  光大证券能源分析师韩玲在尚德IPO后次日也表示:“只要处理好与上游原材料硅供应商的关系,无锡尚德继续走强没什么问题。”国外有关证券研究报告也指出,在未来两年,硅料供应紧张将是太阳能行业最主要的风险。

  因此,在光伏产业链中,上游高纯度硅料生产企业拥硅为王是真实存在的。有鉴于此,去年11月在京召开的有关多晶硅(高纯度硅料之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简水生在发言中表示:“我们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多晶硅的基地,这一基地的产值可以到上百亿元甚至到上千亿元。如果我们能建几个这样的基地,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中游:光明有险滩

  太阳能电池生产位居光伏产业链的中游。近几年,全球光伏行业每年都以超过30%的年速度增长。世界各个发达国家都分别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光伏产业扩产计划:欧盟内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到2010年将达到3700兆瓦。按照目前欧盟接近1000兆瓦的装机为基准,需要接近50%年装机增速。专家指出,由于能源紧张、油价高涨、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推动,太阳能发电在未来数十年仍将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30%至40%的增长速度将持续到2010年以后。事实上,我们从去年年底尚德公司在纽交所上市时国际资本的热烈追捧程度,就不难看出太阳能电池生产这一居中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国内,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在2006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将投资转向太阳能电池生产及相关领域。其中,尚德公司不仅在无锡本部正进行新增12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线的扩建工程,其旗下的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首期30兆瓦工程也于去年12月18日正式破土动工,其远景目标是2010年做到1000兆瓦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与尚德的规模产能扩张一样,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已于去年11月14日完成二期扩产工程,达到了硅片70兆瓦、电池60兆瓦、组件100兆瓦的生产能力,其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到2008年将具有年产500兆瓦的生产能力。另外,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2006年计划再建6条产能规模在32到50兆瓦的生产线,合计形成年产太阳能电池300兆瓦的生产能力。

  对于国内企业一窝蜂式地抢滩光伏产业,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不少专家并不看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认为,目前国内企业投资光电,除看重《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和落实给光伏产业带来的巨大商机之外,直接的动因其实来源于欧洲特别是德国市场的爆发性增长。而德国光伏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却可直接归因于该国新的上网电价法推动。随着欧洲企业光伏生产扩产的加速,两年后,也就是2007年德国市场将再次达到平衡并开始出口。到那个时候,我国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呢?恐怕只有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了,而国内不成规模的新能源市场要完成对这些企业欧洲市场的替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他预言,到2007年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将会有麻烦。

  下游:商机正灿烂

  “我们也想搞光伏发电,现在有点实力的企业都想搞点光伏发电。”尚德成功登陆纽交所以后,江苏一生产防盗门企业的有关人员径直找到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落座时如是笑言。

  上述防盗门企业有关人员言中的光伏发电,实际上就是太阳能电池在光伏产业链下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功能价值表现。

  不过,具体到光伏产业链的下游企业,除太阳能电池并网发在发电工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外,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和安装,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与机电产业、建筑材料的结合利用(光伏集成建筑)等方面。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技术含量低、投入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于整个光伏产业而言,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准入门槛还不是太高。

  如前所述,光伏发电之所以能迅速进入千家万户,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政府行之有效的引导与激励措施。如,德国对光伏发电主要采用两种鼓励方法:一是用高价收购居民的太阳能电力,汇入总电网,每度收购价约0.53欧元,而居民使用太阳能电力的价格则与普通电价相同,每度收购价约0.21欧元,因此激发了居民在自家屋顶、庭院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自觉性;二是贷款优先,并对贷款贴息3%,鼓励居民购买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日本为鼓励百姓使用太阳能电力,也采用了补贴方法:居民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所花费的投资由政府补贴50%,太阳能所发的电并入电网,政府高价收购,居民用电的价格则低于收购价格。

  在我国,除《可再生能源法》对光伏发电提供明确的法律支持与相关部委提供产业发展的方向支持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采取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措施扶持光伏发电企业。如,2005年10月,上海市政府联合众多太阳能知名企业启动了“十万屋顶光伏发电计划”,拉开了国内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应用的序幕。作为“上海十万光伏发电计划”的设计和积极推动者,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教授在1月初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只要出台‘一分钱政策’,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就能梦想成真。”因为,上海在2005年全市用电量约为960亿千瓦时,如每千瓦时加收1分钱,全年可多收电费9.6亿元,这笔钱与上海绿电机制中用于太阳能发电的资金合成“上海阳光基金”,补贴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不仅可以基本平衡预算,还可支持太阳能光伏科研和产业的发展。

  光伏发电对不可再生能源进行替代,价格是显见的瓶颈。不过,如果这种替代是放在市场拾遗补缺的角度,价格的瓶颈制约则不复存在。如,在通信、交通、国防、海事以及灯饰、玩具等,凡是有需要利用光电的市场领域,太阳能的光电替代率正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谈及对我国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表示:“有《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动和国家其他政策的支持,到2020年,光伏发电成本大幅度降低,光伏发电电价就有望接近或达到常规能源电价了。届时,大规模应用光伏产品已不是问题,整个光伏行业产业化之路也会越走越宽。”从大方向来看,光伏产业“不是你想不想发展,而是你必须发展,而且必须大发展,这是个必然趋势。”

光伏发电相关文章:光伏发电原理


关键词: 太阳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