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波导战略失误致亏损被迫艰难转型

波导战略失误致亏损被迫艰难转型

作者:时间:2008-02-04来源:收藏

  波导折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8681.htm

  这个年关,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波导)董事长徐立华可能有些犯难,面对全年亏损的业绩,徐立华该如何与股东分红,拿什么向员工派发年终奖金。

  此时的徐立华可能特别懊悔,1999年与法国萨基姆SAGEM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行移动电话技术开发和生产合作时,只追求了销售量而没有真正将眼光放长远,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在转折时,也没有抓住机遇,像当初拿下手机牌照一样,攻下生产汽车发动机的资格证,或者真正利用资金大力发展商业地产。

  异军突起

  1992年10月28日,满怀“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抱负的徐立华、蒲杰、徐锡广、隋波等人与宁波市奉化大桥镇合作创立了奉化波导公司,当时众人以技术入股,占总比例的49%。

  在随后的7年间,创业团队凭借技术优势,在传呼机市场淘到了第一桶金。不仅引进海外投资者和技术,更为波导在2003年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2003年,信息产业部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这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0%,其中波导手机销售337万台,超过摩托罗拉、诺基亚,位居国内市场第一位。面对这样的成绩,很多人将其归结为强大的销售渠道。波导的销售触角一直延伸到县、乡镇级经销商,全国分销商达16000余个,上万个零售点。这在当时的手机市场,其他品牌是无法比拟的。此外,除了在国内销售渠道外,波导还有可供出口的产品,出口量占据国内手机厂家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当时,波导排名仅在诺基亚与摩托罗拉之后,且通话质量并不亚于诺基亚。”一位曾经供职波导的人士这样叙述波导手机。可是,与其说波导靠强大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质量获得了市场,还不如说是因为徐立华当时为获得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而做出的破釜沉舟的“英明决策”。

  在首批获得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中,波导作为唯一的一个民营企业入围,在当时实属不易。上述人士透露:“当初信息产业部是被逼无奈才给了波导一个牌照。”

  波导在向信息产业部申请手机生产牌照之初,并没有被批准。可是当时的徐立华果断地做出决定,花费30个亿组建手机生产线,同时请信息产业部的领导到现场考察。在这一招“先斩后奏”后,徐立华给信产部的领导又抛来一个难题,投入的资金徐立华个人资金很少,大多是从银行贷款,如果没有牌照,银行的贷款就成了死账。

  就这样,1999年9月15日波导因为首批企业获得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首批波导移动电话投放市场;并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媒体抢先宣传波导移动电话品牌。

  合作的遗憾

  然而在波导享受辉煌战果的时候,同时也在为自己日后的发展种下了苦果。

  1999年,波导与法国的萨基姆公司开始进行移动电话技术开发和生产合作,并于2002年8月29日决定共同投资组建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有限公司,建立年产2000万台移动电话生产厂。

  这一转变也将波导与萨基姆的合作由量变到质变。通过波导,曾经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的法国萨基姆终于迈出了把生产外包给中国厂商的第一步,而波导则借此把产能扩展到了千万级以上,并提出两年1000万台,4年1500万台的目标。

  可是产能的扩大,并没带来品牌的壮大,徐立华多次表示因为了解“手机制造”的特殊性——因为国内上游厂商的“跟不上”,70%的元器件要依赖进口,所以希望国产手机在国际化的产业舞台上好好练步。

  于是,徐立华一直在苦苦寻求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众多世界一流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波导除了与萨基姆合作外,还直接与欧洲电信运营商沃达丰、Orange、法国电信、T-Mobile握手,为这几家全球知名的运营商巨头定制手机;与美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AT&T公司签署协议,生产基于美国市场的三频手机;波导与西门子建立战略同盟,试图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与对方的技术优势进行“资源共享”。

  可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基地最后成为很多知名国外手机厂商的代工工厂”。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一直走下去,虽然波导在引进这个战略合作伙伴的同时,也在引进该公司的管理模式。“遗憾的是,波导只是照搬这种管理模式并没有创新。”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这样解释离职原因。

  同时,追逐销售量,且主要面向三四级市场,自建销售渠道庞大难以维护,利润逐渐被摊薄,成了波导的双刃剑。

  艰难转型

  与此同时,徐立华也在做着几乎所有民营企业做大后都会做的事情,开始多元化发展,试水房地产和汽车行业。

  在房地产方面,波导首先在公司的住地奉化拍到500亩地,面对自己的员工销售,但因为种种原因,波导并没有转向地产开发。

  在广泛的造车热掀起的时候,2004年波导也在汽车行业转了一圈,与南汽成立合资公司,但很快又因为双方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毅然选择“出走”,从合资公司中撤资单飞。

  单飞后的波导可没有上次那么幸运。在没有抢得先机的情况下,又在2005年上半年,向国家发改委呈送关于轿车立项报告时,未获批准。无奈之下,波导只得暗中收购宁波神马汽车公司,企图借壳进入汽车业。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波导已经获得发改委的正式批文,波导可生产汽车发动机。徐立华应该高兴,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进入汽车行业了。

  同时,2007年以来,波导的公告显示波导一直在回笼资金。不仅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重庆波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公司持有其70%股权)23%股权转让给重庆瑞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441332元。此外,波导还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重庆波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3000040.54元转让给原下属控股子公司高管周光志。随后,又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宁波萨基姆波导研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协议价2200万元人民币转让给法国萨基姆移动公司。

  如今波导虽然持续亏损,可是负债并不多,上述人士说:“波导在银行的信誉很好,动用资金的能力很强。”

  “波导和银行的关系一向要好。”该人士指出,在2003年波导年销售额达到108个亿的时候,20个亿的流动资金存进了银行,“虽然称为流动资金,可是并没有用在公司的业务上,反而成了死钱。”如果波导想银行借债,当时至少可以借出100个亿。

  加上有新的投资者“新纪元”的加入,并获得了汽车生产制造的牌照,因而很多人揣测,坚持了多年的波导或许会转型到汽车制造业。

  可是面对产能已经过剩的汽车行业,能否突破重围值得期待,能否放下对于已经拥有的国产手机老大的地位以及现有的生产、销售能力也需要慎重。



关键词: 波导 转型 SAGEM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