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业界动态 > 研调:物联网助攻,「车辆共享」创新服务蓄势待发

研调:物联网助攻,「车辆共享」创新服务蓄势待发

作者: 时间:2015-08-27 来源:精实新闻 收藏

  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由于应用兴起将有助「车辆共享(Car Sharing)」运作模式的发展,预期明(2016)年车辆共享会员数量预估将超过1,500万,车辆数则会超过26万台;若以1台共享车辆可取代9-13台私人车辆来计算,相当于将会取代234万至338万台的私人车辆,显示未来车辆共享服务需求规模将继续稳定成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9304.htm

  拓墣指出,1999年Zipcar的出现创造一个新兴的车辆使用方式-车辆共享(Car Sharing),比起传统的租车方式亦或是多人共乘的概念,车辆共享代表着更具弹性的服务模式正在世界各地兴起;近期有名的案例包括积极扩展业务的法国Autolib,以及在中国大陆杭州地区十分火热的微公交系统。

  拓墣车辆电子分析师张仙平表示,2014年车辆共享的会员及车辆数有相当惊人的成长,其中又以来自欧洲以及亚洲地区的成长动能最强。在车辆共享的主要应用市场中,欧洲占半数,除了车辆共享是由欧洲发起的新兴应用外,更重要的是车辆共享与新能源车的结合符合欧洲各国所提倡环保意识;而亚洲主要的成长动能则来自中国,由于大众运输工具在城乡地区的末节仍力有未逮,以及车辆牌照近年不易取得之下,使车辆共享成为民众最好的替代性选择。

  张仙平表示,车辆共享对于使用者而言具相当多的好处,包括便利性胜过一般的大众运输工具、使用时间的弹性比传统租车方式好、不需要负担税金与维护等费用,以及可以采用A地租车B地还车的模式等多项优势;相较于其他的运输载具或多人共乘的方式,整体性价比也更高。

  拓墣指出,车辆共享的运作模式成为很好的应用场域,以传统租赁方式来看,虽然许多资料输入或文件作业已采用数位化系统,但租借者仍必须前往租借点办理租借手续;而藉由RFID与智慧卡技术的成熟,以及车队管理的普遍应用,对于车辆共享服务的营运商来说,可由中央控制中心在远端掌握旗下车辆状态,包括每个租借点的车辆数量、车辆的剩余电量与故障情形等,因此可达到自助式租借管理,虽然初期建置成本较为庞大,但后续维护及营运的人力成本却能减少很多。

  而对消费者来说,拓墣则指出,的发展让租借车辆变得相当容易,透过网站或智慧手机App来寻找租借点及预约车辆,再藉由智慧卡片来取车还车以及计费,因此使用者租车与还车的时间不过是几分钟的事,也让使用者更加乐于使用这样的短程载具。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关键词: 物联网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