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聚合、超越”上海RISC-V生态街区规划正式发布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于2025年7月16至19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隆重举办吸引近2,000名国内外专业观众线下参与 (80%来自产业界),线上直播及回放覆盖超过50万人次行业人群,汇聚数百家企业、研究机构及开源技术社区参会。在本次峰会现场发布的上海RISC-V生态街区将成为未来引领全球RISC-V生态发展的全新引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樱现场深入解读了RISC-V生态街区规划的蓝图与发展愿景。
张江高科是张江科学城的开发主体,同时也是RISC-V生态街区的运营主体。上海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度最高、技术能级最强、产业链最完备的区域之一,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3900亿元、占全国25%、也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集成电路产业仍然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上海集成电路的发展增速达到了20%,目前有超过1千家集成电路企业在这里集聚。根据最新的世界集成电路协会WICA的发布,上海也是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百强城市当中排到了第四位。
上海在集成电路的产业空间布局上,目前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是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空间布局。以浦东新区为“一体”的核心,在西侧是以嘉定作为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的一个发展方向、在南侧的临港是以硅片制造为主的规模量产基地,浦东作为最核心关键的“一体”不仅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同时也拥有数量最多和能级最高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还有就是装备零部件,这样三个重点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核心聚集都在浦东。上海也会依据先进工艺制成叠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的优势,为我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做出浦东应有的贡献。
RISC-V街区将聚焦几个关键词“开放、聚合、超越”,刘樱从三个方面为现场来宾介绍RISC-V生态开放街区的规划。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张江高科们以优势的资源、专业的服务,全面赋能设计企业的发展。现在张江迈入了集成电路设计产业2.0的阶段,在2.0的阶段的想法是要以端侧牵引“端芯联动”,在智能终端、智算中心、卫星互联网三个重要的端侧领域打造国家的战略承载区、高端芯片策源地和自主生态示范园。2.0的重点发展方向恰恰是RISC-V将来规模化应用场景的方向,相信RISC-V架构凭借着其开放性、灵活性在这样一个端侧的领域未来会拥有更加巨大的潜能。
如何能够打破传统架构的垄断,构建自主可控芯片的关键出货口,张江高科怎么样能够做好开放街区的服务呢?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已经落地在我们集聚区了,相信再加上刚才揭幕准备成立的“创新研究院”,在创新中心和创新研究院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更好的为RISC-V企业做好我们应该有的服务。
有了企业,我们要做什么?那就是超越。未来在生态街区,我们相信可以有一些突破和超越、产生新的增长极。
1.加快端侧导入,拓展应用边界。
张江的RISC-V生态街区应该是全上海最早全力支持RISC-V产业生态的区域,并且我们在这里已经有了很多RISC-V头部企业的集聚。例如:在CPU,除了阿里的“平头哥”和“达摩院”。我们也有知合、算能、蓝芯等在这里发展。消费电子领域也是我们传统不可忽视的一个板块,我们也有很多在家电和电子消费与智能穿戴方面的一些企业在这里有了积极的布局。
相信在未来三大端侧的引领之下,一定能够给我们RISC-V企业提供更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机会。例如:电子消费领域、工业控制领域,特别是HPC和AI智算领域的方面,我们都有大量的头部企业在这里集聚。卫星互联网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2.推动标准化,形成规模效应。
标准化的指令集容易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形成硬件到软件的正反馈。为此,我们引入了公信部下属的中国电子标准院。同时,我们还将联合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推动指令集的标准化。希望可以引导产业链的参与者在规范标准之下进行应用开发,从而增加可复用性,推动RISC-V的大规模适配和应用。
3.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创新技术的支撑。
除了创新中心和研究院,我们还有工程芯片的测试中心。当然,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张江实验室、ICRD都布局在RISC-V创新生态街区周围。未来可能持续引入的操作系统、编译器、开发者社区等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一定可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更多的适配生态和支撑。张江高科是浦东新区国有上市公司,我们的股票代码是“600895”、我们负责浦东新区全产业链的产业服务工作,我们既是张江科学城的开发主体、更是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服务主体。
刘樱在现场诚挚的邀请和欢迎全球的RISC-V企业集聚张江、共同打造RISC-V的创新生态和大规模的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