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智能计算 > 业界动态 > 人工智能能否让人类灵魂不死

人工智能能否让人类灵魂不死

作者:时间:2018-07-27来源:网络收藏

  自机器人“阿尔法狗”代表战胜围棋名将李世石之后,各界对于的推崇再一次高涨起来。受此影响,在2016年3月27日举办的IT领袖峰会上,众多商界、科学界知名人物都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既然人类对于智能生命的研究取得了辉煌成果,那么人类能不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利用智能技术完成生命的永生呢?对此,业内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因为从理论上来讲,通过技术手段将人类的脑信号读取出来,然后将这个人的情感、意识、行为方式等做成相关模型进行存储,就等于是收纳了这个人的“灵魂”。在技术条件允许的状况下,科学家再将这些模型录入到一个机械智能体上去,这样,这个人就有可能以机械状态复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9617.htm

  要探寻“生命是否能够得到永生”这一话题,首先就需要明确关于生命体死亡的界定。而关于一个生命是否已经死亡,我们是需要通过“生理角度”和“精神角度”两方面来衡量的。严格说来,我们只有对在生理和精神均已经宣告灭亡的生命体,做出“死亡判定”。而且在这两条准则当中,又以“精神消亡”更为重要。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温特尔曾经针对“死亡”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说道:“一个生命体的死亡,是应该根据它的个体意识来判断的。就好比说医学上的植物人,你所看到的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思维、情感的躯体,一块可以长久保鲜的肉。你跟他的交流不会得到任何反馈,它的体内也不存在任何关于世界的记忆,所以我认为,被医学界定的植物人,虽然在肉体上保有外在化的存在,但实际上他们已经离开人世了。”



  对于温特尔博士的观点,日本著名生命学家山中伸弥是表示认同的。他说道:“意识的存亡才是生命最基础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实体来执行由意识主导的活动,那么即便是肉体不复存在,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生命体是‘存活着’的。”

  关于温特尔和山中伸弥的观点,实际上在很多科幻影片当中早有体现。那就是一名试图得到永生的人(我们暂且称之为“生理人”)——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自己的精神意念移植到智能载体当中去。对于这个加载了人类意志的智能体,我们暂且称之为“精神人”。在这个新诞生的“精神人”当中,生物性质的肉体和躯干是不存在的,由冷冰冰的机械材质构成了生命的外在主体。虽然从外部形态来说,“精神人”与真正的生理人类相差甚远,但是从个体意识角度来讲,“精神人”在思维、主观意识方面完全和“生理人”一模一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原本那个参与肉体改造的“生理人”并没有消亡,只是换了一种形体继续在世界上生存罢了。

  针对自己的观点,山中伸弥的补充解释也很有趣。他这样说道:“假如有一天我的精神意念全部抽离了肉体,被植入到了一头牛体内,那么这头牛就是我;假如移植受体是一台冰箱,那么这台冰箱就是我。研究者需要做的,就仅仅只是想办法让牛能听说人话,给冰箱设计好信息收发装置。”

  这就是说,在部分持“精神意念为生命之本”的学者看来,只要为人类意念找到合适的载体,这个人就不会死亡。不管他的外在形体变成冷冰冰的机械,还是生活当中其他任意奇怪的物体,他都是存活着的。

  从一定角度而言,温特尔和山中伸弥的观点是存在相当大的可行性的,而科学界对于这套理论体系也持开放态度。就技术角度而言,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工作原理,将人类思维、意识等精神元素抽离或者复制出来,建立一个成熟的神经网络模型,再依据这个网络模型和模型当中的精神意愿来引导形体动作,在目前来看是存在较大可操作性的。

  另外,就生物科学方面来说,人类行动需要能量的补充和摄入作为推动力,人体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互则需要生物电脉冲作为信息疏导的基础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如果科学界真的研发出了人机结合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且将其应用到“灵魂不死”上来,那么当前社会动力领域的电流、石油,以及各种新能源等,就都可以充当人工神经网络的动力资源。

  但是,如果以社会伦理为出发点的话,将人和机械智能体结合,会在一定时期内遭到巨大争议。著名工程师艾隆·马斯克就表示:“人机结合不光对人类社会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同时也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可以预想一下,当你看见一名男子和一大堆金属讲话,并且称呼对方为‘爸爸’的时候,你会如何反应?又或者,两堆身上插满了外置电源的智能体互相交流,这又是一件多么怪异的事情呢?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人类和其他物种不光存在着精神认知层面的不同,还保有肉体方面的区别。如果人类坚持想要打破这一界限,那么未来地球上的生物链将会受到颠覆性的破坏。不光是人类,或许鸡、鸭、猫、狗等都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因此,从传统社会观念上来说,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来帮助一个生命体获得“永生”,这是有悖常理、违反人伦理念的。但是单纯从技术角度而言,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机制和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持人类精神理念的移植和保存的。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生物科学界,部分学者提出的“精神消亡即死亡”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默认和接受。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保存“精神”的方式来实现生命永生,或许就会离人类社会越来越近。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